4月9日,恰逢藏历的吉祥日,拉萨市第一小学组织了多年来最盛大的一次春游活动。二年级五个藏族班的三百五十多名同学们,早上十点从学校门口坐车到娘热民俗风情园游玩。作为一名记者,我也随车同往寻找与感受拉萨的春天。
春在朝气蓬勃的出发里
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实在无有间歇。一上路,车里的同学们就开始唱歌,一首接一首,风格还很多样。那稚嫩的童音与车外明媚的阳光融合在一起,让人心情顿时舒畅明亮起来。行驶在前方车里的同学们则趴在后车窗上,不住地向我们招手示意,欢声笑语穿越闹市、车窗而来,车里车外连成一片,人被结结实实地包裹在了那只属于孩子们的朝气蓬勃里。
春在新生闪耀的花叶里
就这样愉快地到了目的地。几百名孩子井然有序地下车集合,在老师们的细心呵护下,越过施工工地,进入娘热民俗风情园区。这里的春天正是最美的时节。风情园以树木繁多而闻名。此时各种各样的树木都发出了嫩芽,新绿色饱满得似乎要从枝上滴下来。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桃花、李花、山杏花……深深浅浅的雪白与粉红,如姑娘脸上羞涩的红晕,把山谷点缀得格外妩媚。尤其在拉萨眩目的阳光中,这一切新生的轻柔的枝叶与花瓣,都闪闪发光般,映现出一派天堂景象。
春在简单纯朴的童心里
从城市的车水马龙转变到鸟语花香的环境,孩子们都不由得更加兴奋起来。虽然他们还是很听话地排着队,一张张小脸却笑得更灿烂了,站在一起的朋友之间也相互小打小闹。我们受到这欢乐气氛的感染,不由得频频举起相机。面对镜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虽然也许是出于藏族热情开朗的天性,他们都很热情地给我们摆各种pose,完全没有拒绝和闪躲,但男孩们通常更闹腾,表情也更时髦和搞怪;女孩们则更腼腆羞涩,总是三两个甜蜜地抱在一起,笑得一片醉人。
五个班分到园区不同的草坪进行活动。大家围成圈坐下,尽情享受着美食和美景。我们也四处跟小朋友们聊天、玩乐。他们都会非常慷慨地把自己的食物分享出来。听着那接连响起的清脆的声音“阿姨吃这个”,心里就像这春天一样温暖。人之初,性本善。这天性当然还包括对大自然与他人的亲近。小朋友们毫无戒心,有问必答。当问起对春天的感受,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表达热爱,满脸洋溢着喜悦的光芒。说起原因,则皆很朴实,因为草会绿啊、花会开啊、小动物会成长啊……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幸福其实就是这么容易。孩子们纯洁无染的心,有时反而能引导我们成年人返璞归真。
春在传承至今的文化里
野餐会之后,大家排队参观园区里的藏文书法博物馆和藏医藏药展览馆。在优美的山水风光中,小朋友们同时在历史悠久的娘热沟,得到藏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这里曾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时七贤臣之一的吞弥?桑布扎创造藏文的地方,所以特设有书法馆,馆内展示着古老的象雄文字以及从公元七世纪到至今风格迥异的80多种藏文书写字体。同学们都看得非常认真,并且据采访不少孩子自己也喜欢练习书法。受到电子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不少小朋友还拿着手机煞有介事地一张张拍照留作资料。
参观完毕回到原来的活动区域,同学们继续野餐休息,自由活动。女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唱歌跳舞、跳绳、跳皮筋;男孩子们则四处走动打闹,无拘无束地在蓝天白云下释放活力,即使不小心踩到溪水里也不以为然。藏族天生是歌舞的能手,据老师讲,对于音乐舞蹈,孩子们教几遍很快就能学会。这不,几位女孩手执皮鼓和鼓槌,跳起了热巴舞。热巴舞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它以铃、鼓舞为主吸收了弦子、锅庄、踢踏、说唱、韵白、哑剧、杂耍等表演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热巴舞起源于琼波丁青,其创始人是11世纪大觉悟者米拉日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舞蹈时,男执“香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孩子们跳起来尤其轻捷而奔放,小小的身姿在天地间姿意翻飞,十分迷人。我们也学着跳了会儿,小老师们手把手地教,细致耐心极了。
春在成熟细心的呵护里
据本次春游活动的带队老师介绍,今天的活动一年中只会有一次。因为平时同学们的学习任务都比较重,另外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所以不常组织学生们出外旅行,只在校内不时有小型活动。于是从老师到同学都特别珍惜和享受这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另外每个班级都有数位家长代表随行,他们也一直忙前忙后,帮助照顾看护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家长们也非常赞叹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能有机会到山水之间透一口气。或许是藏族热爱甚至敬畏自然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使然,又或许是西藏壮美绚丽至极的自然景观使然,所有家长都表示会经常带孩子到郊外去游玩,有的甚至每周末都出行,到拉萨近郊周边或者更远一点的地区。
参与这次拉萨一小的春游活动,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春天在哪里》。答案,充斥在这快乐行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处空间。几百名七八岁孩子们的笑脸证明了。人与宇宙万物的互动与一体根植于每一个灵魂的深处,并且在每一代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人们会不断地走出去,随着自已人生的韵律去旅行、去与山川大地共呼吸。只要一颗保持着温柔敏感的心,时刻留意生命外内的形色与质感,那么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是最美妙的春天。(文图:记者唐焕钥 殷小燕)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