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路上的木如寺,据说修建于公元七世纪。
与新西藏同龄的老光明茶馆。
几经变迁,巷子里的酒吧依旧。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父亲晏殊,估计是笔下伤春悲秋的第一高手。
时间的流逝,事物的更迭,没法阻止。但我们仍然希望看见某些值得回忆的东西—— —一栋房子,一面老墙,一间茶馆,一个酒坊……人之所以怀旧,是因为不想忘记某些事和某些人。
就像晏殊,“燕归来”的欣慰和喜悦,可以冲淡“花落去”的惆怅和哀愁…… 拉萨的老记忆,很多。比如,铁皮房子,牛粪取暖,1、2、3路中巴汽车……
但如今看得见的却很少了。
八廓街的玛吉阿米。
光明茶馆里的甜茶自几年前的五毛钱一杯再到六毛钱,到如今的七毛一杯,在这里,承载了拉萨人休闲的时光。
冬天并没有多少生意,看店的拉姆坐在门口有阳光的地方,绣起了十字绣。
八廓街的玛吉阿米和老茶馆、北京路的老酸奶和老房子,还有步行街的巴扎童嘎,一些老酒馆和囊玛厅……一些旧时时光,仍可通过这些追忆。
某晚,从八廓街穿行回家。夜风中,玛吉阿米外,一位小青年细心地为女友扶正耳罩,女友却小声用四川话咕哝:耳朵都没盖到!”小青年憨憨的样子,又乖乖地扶了一次。
多少年后,1997年就创立的玛吉阿米仍然会矗立在八廓街的东南角。这对小青年会回来看曾经在夜风中扶耳罩的地方么?还会记得那句“耳朵都没盖到”的话语么?“酸奶坊”就在布达拉宫的西面脚下,那是一个停车场,高高矮矮的汽车,挡住了招牌,却挡不住名气。
冬天的上午,只有我一个顾客,美丽的店员、20岁出头的拉姆给我调配了一碗蜂蜜牦牛奶之后,坐在店门口有阳光的地方绣起了十字绣。
喝着冰凉的酸奶,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的大冬天吃冰激凌。
8年的用心经营,换来的是顾客真心的赞扬。店里,毫无章法地贴着登机牌、火车票、大头照以及无厘头的留言。
店不算老,却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
“走完这段旅程,你就嫁给我吧!”“走完这段行程,你就娶了我吧!”爱情的宣言,永远不会终老在某一段时间和地点。
巴扎童嘎店面。
老巷童影。
每天早上,我都会经过北京东路的木如寺。
寺庙外面的老墙,是我在拉萨见过的最老建筑之一。白里透灰,黑里带亮。
历史的味道。颇有沉淀。
并没有卖门票的窗口和看门的大爷阿妈,我就这样随意地走进了木如寺—— —踏着清晨八九点钟的阳光。
安静的院落,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狗,跃过我的双脚,越过那扇木门,去到了繁华的北京东路—— —惊扰不了千年古寺,惊扰不了来往路人,惊扰不了熙熙攘攘。
却惊扰了百年孤独,惊扰了羞涩的小喇嘛。
一如我的到来,让小喇嘛充满了惊讶。
眼光从老墙根往上溯去,一望无际通彻透明的蓝天,只有月亮……两只鸽子,扑啦啦地扇动翅膀,在老墙后隐去。
老地方,一定有老记忆。
老茶馆、老酒馆……有一天,再回此地,如若记得“耳朵”“娶嫁”之类的话语;如若还能走过那栋老房子的那面老墙,记得那只已经变成老狗的小花狗—— —抿嘴一笑:似曾旧时相识。
(向代文/文 向代文 赵星/图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