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铁崩岗的历史,这是我走进那一条条宁静的巷子前的初衷。然而,当我又转回探寻的原点,我的脚步被从巷子拐角蔓延来的夕阳淹没时,我才明白,铁崩岗的历史其实已经被慢慢遗忘,剩下的只是简单的日子——人的一生,是享受的过程。难道这样还不够吗?
铁崩岗在历史上代表什么含义?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占堆告诉我们:以前,这里处于城市的边缘,城里人烧过的牛粪、炭灰等杂物被运输出城,堆积在这里,久而久之,就成为今天的铁崩岗。“铁”是炭灰的意思;“崩”是堆积的意思;“岗”是高地的意思。
现在的铁崩岗的大致范围,是沿着翁堆兴卡路到清真寺广场,再顺着东孜苏路经措那路转回翁堆兴卡路,这条线路圈起来的院落和小巷就属于铁崩岗社区,当然也包含附近的一些小街道。
至于从什么时候起有铁崩岗这个称谓,社区里许多人都说不上来,他们也无心去探究。在他们最初的记忆里就这样叫了,并且从他们父亲、父亲的父亲开始,也是这样。铁崩岗只是一个代名词,这里也曾有其它的名字:向阳社区居委会、康多卓阿社区居委会。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铁崩岗和附近的翁堆兴卡都成为了拉萨有名的大市场。铁崩岗市场,是骡马、毛驴的主要交易地。过去,从翁堆兴卡市场到铁崩岗市场的整个街区,都被马、骡子、毛驴等牲口挤得水泄不通。而翁堆兴卡市场,主要买卖枪支、家具、服装和干果,日出开市,日中停市,营业只有半天时间。拉萨有句谚语:“翁堆兴卡的早市,匆匆忙忙只有一早晨。”
当年的铁崩岗还聚集了许多做风筝的高手,其中包括有名的强巴列谢,他的商标是“八”字。以前在拉萨,去铁崩岗买风筝的人很多,主顾多为青少年。放风筝几乎是拉萨男人的一项全民运动,手掌上有放风筝留下的伤痕是男人的骄傲。现在,拉萨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少了。
同时,历史上著名的拉萨帕拉府就在铁崩岗,但占堆的叙述让我们颇感失望:铁崩岗以前有许多老院子,也包括帕拉府,但现在都拆了建成新的居民大院了,大约是从1993年开始的……
铁崩岗的历史,在人们的视线里慢慢走远。铁崩岗的历史,就是铺满小巷的石板,就是每一块投落在院坝里的云翳,就是天空中那飘远的风筝。
现在,铁崩岗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993户2623人;面积6200平方米。在铁崩岗人看来,在这块用巷子和居同大院拼凑起来的地面上,生活是最重要的主题词。
因为诸多原因,曾经的繁华市场现在不见了。在历史的演变中,铁崩岗褪去了古老的尘埃,彰显出现代生活的纹理,隐约可见。
站在巷子的拐角,铁崩岗——我长久地注视着它沉睡的容颜。仿佛是一位迟暮的老者,往昔的琐事被深深地嵌进了浑浊的双眸中,脸上的褶皱,像街灯倒映出来的土墙纹路,锁住了隐匿的历史。
采访的时候,有人这样向我们形容铁崩岗:在这里,只需要10元钱,一个人就能消费一天。
的确,被闹市包围的铁崩岗,其商业化和服务功能都不是很强。这里的酒吧、旅馆及其他商业实体比较少,临街而开的大都是一些百货店、家具店、小吃店……
这里的公共设施很少,除了居民大院几乎就是密集的小巷。但据占堆讲,他们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他们也唱红歌——毕竟,生活不是单纯的个体享受,铁崩岗也有属于自己的厚重与温润。
当下的铁崩岗人,对于遥远的,历史的东西不那么在意,他们看重的是眼下实实在在的生活。
1965年出生的占堆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他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了不同年代里,人们从居住环境到生活条件的深刻变化。从1990年开始工作,由民兵到治保主任,再到现在的党支部书记——他热爱这个地方。
来自林芝的达娃次仁在这里开了个小家具店。至于为什么会选择铁崩岗,他说不上来,或许他来到这里,只是一个偶然,而这里的历史和变迁,与他无关。他只想过自己的生活。
老阿妈巴措坐在院坝里喝着酥油茶,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太多地打扰她。她以一个接近仰卧的姿势,凝视院坝里一片阳光的碎块。这是下午的阳光,它像丝绸一样从墙壁的右侧斜着滑过去,一半沿着屋角下垂。
老阿妈端起酥油茶的那一刻,我怔住了:酥油茶端起了又放下,端起而放不下的是铁崩岗人闲散的光阴和淡定的情怀。
余秋雨曾说:十步之外还有人坐着,陪伴着我,是不是他,不要紧,重要的是长河在流,我坐着。
铁崩岗人,喜欢将自己包裹在宁静中,以内敛来吸收光华,同时又默然地孕育出蓬勃的生机与从容。他们留下的不只是循环的往事和如风的片段,而是延续多年的城市语言。在螺旋式前进的年代里,时间以一种缓慢的姿态在这里流淌。
这是一个几乎被时间忽略的地方。在铁崩岗行走,让生活的真谛一页一页地翻开,在明媚的阳光里,在美丽的心情中,文字像是长着脚似的,一个一个亲近你,让你用心去读懂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
在铁崩岗行走,是在用脚步和老街对话,丈量的又何止是空间的长短呢?
在铁崩岗行走,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每一个日子里似乎都蕴藏着老街的味道——古朴、娴雅、丰韵、安详、静谧,以及生活的积淀与跃升,从而使这里在历史的苍茫中仍熠熠生辉。
在我们即将离去时,一名妇女提着烧过的牛粪从甜茶馆里出来,径直走到街边的垃圾堆前倒掉,然后像她的祖先一样转身走进暮色中的铁崩岗。夕阳照在她身上,世界宁静无比。(李健 沈未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