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行在别处】西行阿里4:改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你已飞过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吴勇
分享到:    

 

1

荒原中的美丽

从措勤到改则265公里的路程,几乎全是在无人区里穿行。一路上可看的景致并不多见,大山和浅草成为无人区的真正主宰。我们在审美疲劳中昏昏欲睡,此前一直热闹不断的对讲机也停止了声响--------这样的旅途无聊又寂寞。

这实在是一个寂寞之地,千百年来它沉寂得就像月球和火星,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潮起潮落,红男绿女如何鸳鸯蝴蝶。它都毫不动容,这里的一切都遵循着它们亘古不变的章法在永恒中静默着,从不理睬陌生的我们的到来。

2

我们的到来成为无人区里一道不和谐的景致。好在我们只是匆匆过客,并没有把人的复杂情绪感染给它,在我们的眼里山依旧是山、早依旧是草,我们没有给它们附加更加的象征意义。

一旦山水有了人强加给它的种种定义,山水便失去了它们原生态的存在,成为人的思想的附属产物。在这一点上,去阿里走南线体会将会很深,冈仁波齐峰变成了伟男子,玛旁雍错变成了美少女,拉昂错则成为了罗刹女。正因为有人文的东西在此,因而去阿里走南线要比走小北线的人多得多。

此次我们所走的小北线所缺乏的正是没有更多能引起人联想的“人性景致”,才使得我们抱怨沿途的荒凉。

其实说得更白一点,“荒凉”也是我们自己所下的定义,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分析的逻辑,在阿里的草原上,在没有人与人交流的环境中我陷入了一个理不清的“玄”学之中。

 

3

车过洞错湖,往西81公里就是改则,往东则是从安多过来的大北线,由于路况不好,沿途缺少补给站,大北线是去阿里最艰苦的道路,如今已很少有人从此路去阿里了。

大北线穿越无人区的腹地,这块神秘而广袤的土地让人望而却步,近年来成为野生动物和探险者的乐园,近日《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全国十大最美草原中,这片无人区以第二名的身份当选。

4

洞错是改则众多盐湖中的一个,改则也因为盐湖里盛产硼砂矿和硼镁矿而出落成阿里地区的第二大城市。我们到达洞错湖畔时正是下午3点,正在萎缩的盐湖湖岸边留下了一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就是这片盐碱地上,我们居然看见了一顶黑色的帐篷和几名拿着铲子采矿的工人,他们在茫茫的草原上安然无虞地生活、挣钱——在这样荒凉的世界里竟也有人的生活,和我一样的人的生活,那么简单、枯燥却仍是神圣的人的生活。看来,在这片我原以为是亘古不变的土地上,一样烙下了现代社会的印迹,盐湖那延续了千万年的潮起潮落正随着世界的演进而改变着模样。

人,是世界上最能适应生存的物种。

5

下午6点,我们到达改则,许多采矿工人正在把堆积如山的硼砂矿和硼镁矿装车运往新疆,工业已经成为改则第一支柱产业,源源不断的矿石给改则带来了大量的税收,繁荣的县城给人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迷茫中。

四川人开的川菜馆、美发厅,青海人开的杂货铺占据了街道两边的所有店面,这让生活在改则的人们告别了物质短缺的苦恼。

走在改则水泥铺就的大街上,我们还看见了几位穿着短裙的漂亮姑娘,她们把美丽和流行带到了这座荒原中崛起的小城中来。

 

6

除了记忆,什么也没带走

改则说是繁荣,其实也是相对于阿里别的县城来说的。单从它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离拉萨1300多公里,就是向西到狮泉河镇也有500多公里的路程,再加上它身处高原腹地,海拔高、雨水少,牧业也难以兴旺发达,这种尴尬的自然环境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好在改则附近有大量的硼砂矿和硼镁矿,近几年来,改则依靠开采矿石而最终蜕变,它已从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县城发展成为了阿里的第二大城市。

13

夕阳下,几只觅食的野狗在垃圾堆旁百无聊赖地打盹,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再亢奋。

此时的拉萨,该是华灯初放了,德吉路的霓虹灯下我的朋友邓君正在享受未央的夜生活吗?

7

1993年至1997年,邓君曾在改则生活过5年。5年中,他从没回运一次拉萨,不是因为工作繁忙,只因他所有的工资全部在牛粪炉旁化作了一撂撂空了的啤酒瓶。

没电的日子里,啤酒是最好的朋友,它能让人忘却艰苦的环境和所有的思念。

邓君当时在改则工商部门工作,那时的改则经济落后,工商部门的工作简单清闲,许多精力旺盛的小伙,一到夜晚就聚到气灯下打麻将、扯金花,很多人的工资就在一次次“巨大”的赌博中花完花尽。

8

夜晚没电还能苦撑,可短缺的物质却让基本的生活都变得异常艰难,那几年,邓君常常是这家打一顿游击,那家蹭一顿饭,搞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漂泊在此的游客。后来邓君和几个朋友合伙开锅煮饭,并且同部队的军人交上了哥们,军用罐头就成为那时他最常吃的菜了,有时朋友从拉萨带点新鲜的蔬菜,他都会喜出望外好几天。

 

12

后来邓君终于在改则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我不能成为哲学家,就只能把精力用在饲养野生动物上了”。

再后来,雪地里捕鸟,草原上捉兔改变了邓君的生活方式,他不再无休止地打牌赌博,在这些小动物身上,邓君找到了寄托。

9

有一次,邓君捕到一只小雏鹰,就把它养在车库里,小东西只吃精肉,邓君就到处去为它买,这也花去邓君大部分的工资,后来小东西慢慢长大,羽翼丰满后就被邓君放归了改则草原。

再后来,邓君养了大量的野鸟,有的飞走了又有新的飞来,这些鸟儿给邓君改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也让他懂得了生命的重大意义——不管生活在哪,只要心不死,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任何困难也打不败自己的。

11

1997年,邓君和另外6名同事一起从改则调回到了拉萨,临走时,邓君放飞了所有的鸟儿,同时他在改则的生活也被鸟儿带走。8年来,邓君再也没有回过改则,那段岁月成为他记忆深处最不敢触碰的一段往事。

10

夜晚,改则在宁静中沉睡,星星布满了天宇,那些曾经和邓君在一起生活过的鸟儿也停止了躁动,邓君你在拉萨灿烂的灯光下,抬头望见过满天的星星吗?你有听到过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吗?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你已飞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