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却走完了一条朝圣之路;我是一个热衷走虐线的驴友,才得以在一天之内用17个多小时实现了57千米的冈仁波齐转山愿望。
6月1日,在走完七天的珠峰东坡大环线之后,经过了一天一夜班车的颠簸,我又独自来到远在阿里的冈底斯山脉主峰——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这条神圣的转山之路。
海拔4675米的塔尔钦,是神山脚下唯一的小山村。
“神灵之山”冈仁波齐的名字起于何时?
塔尔钦是放牧者的定居点、还是香客们的聚散地?
一切都无从考证。现实是,作为重要的朝圣之地,塔尔钦因神山之名吸引着众多执着的香客和超然的旅行者。所不同的是,由于路途遥远、自然环境险绝,来这里朝圣尤其显得精诚执着;由于转山全程海拔在4700米至5700米之间,作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的第四名,来此徒步则显得尤其困难。
除了不多的原著居民外,很多四川人、东北人在这里开起了饭店、客栈,为转山者服务。街上走着的大多是来此转山的藏族人,也有不少印度和尼泊尔人。阿里天黑的晚,都快晚上9点了,这里的天空依旧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我到街上转了转,彼时的神山就在不远处的群山中冒出一个山头,如同一座银色的金字塔。我看到的是山的向阳面,果然是白雪皑皑、经年不化,令人称奇。
看好了转山的路,我决定次日早起6点出发,提前走一个小时夜路,尽可能时间充裕的在两天内完成转山计划。
次日早早起床,草草吃了点东西,我便带上头灯出发了。外面漆黑一片,狗吠声此起彼伏。我沿着昨天看好的山路前行,明显感觉到地势在缓慢上升。
渐渐的,天开始放亮了,霞光泼洒在云彩上,也照亮了眼前的经幡广场。三三两两转山的香客陆续赶上来,我们互致“扎西德勒”,沿着拉曲河谷一起前行。由于照相的缘故,我渐渐拉在了后面。
一直沿峡谷底部前行,2个小时后,曲古寺开始出现在左侧山坡上,这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寺院,是观看神山西侧最佳地点。我向它的对面看去,云雾中,神山只露出了一个轮廓。
继续前行,格萨尔王坐骑枣骝马的天然马鞍、德斯西方礼拜台、两头磐、马头宫里天然马头金钢和释迦牟尼脚印等景观相继出现,这些景观承载着神山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传说。
对面突然出现了背夫、马队、牦牛队和救援车辆以及数十位印度人。我问同行的藏人,他们说,这些是昨天上来朝圣的印度人,由于高原反应强烈、体力不支、走岔了路等原因,被紧急救援下山了。
我心里一阵忐忑。
转山的路依旧漫长,几位磕长头的藏人三步一叩首、俯仰于天地之间,以五体投地的方式向神山表达着心灵的虔诚。
将近中午12点了,左前方河谷的对面山坡上,出现了一座经幡飘扬的寺院,这便是执热寺了。而路右侧两座山头之间,近在咫尺的神山赫然出现在眼前。云雾蒸腾之中,黛色神山岩石裸露,仅残留着花纹一样的冰雪。
23千米、八九个小时的路程,我只用了6个小时。我信心大增,在路旁客栈吃了一碗方便面、喝了一杯酥油茶,开始继续前行。
路开始向山上延伸,过了一条河,就到达了天葬场,这里有很多玛尼堆,还有很多抛弃的衣服。据说这象征一次死亡,可以使人免受一次轮回之苦。
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海拔也越来越高,积雪就在脚下,头顶的浓云开始聚集,风夹杂着绿豆般大小的雪粒开始砸下来,雷声也在不远处的头顶炸响。我知道,最高点卓玛拉垭口就要到了。
来到垭口下面,看到几位磕长头的人在奋力前行。我卸下背包,开始简单进食补充体能,准备最后的冲刺。
脚下积雪没鞋,融化的雪水肆意流淌,我开始顶风冒雪向山顶挺进。很快来到磕长头的藏人面前,发现他们为了躲避雪水,都是在石头上匍匐前行。雪粒越来越密集,足有黄豆粒般大小,我牛喘着一步一步艰难向垭口攀登。下午5点钟,我终于登上了近5700米的卓玛拉垭口。雷声听不到了,雪停了,风也小了很多。垭口经幡遍地,每一块五彩经幡上都有经文,风吹动经幡,就如同颂扬一遍经文。这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向神山祈福。
不敢多做停留,我开始向山下飞奔。相对于卓玛拉垭口,前面的路已经没有了难度,我决定不做停留,继续前行。经过17个多小时的跋涉,我终于在晚上11点多时回到了灯火依旧的塔尔钦。
我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冈仁波齐峰奇妙与神秘;我惊诧藏族同胞心灵的笃诚,让信仰变得震撼与神圣。
神山冥冥,佑护着雪域高原;圣湖粼粼,眷顾着芸芸众生。这是一段需要用身体丈量的土地,这是一次提供精神食粮和体验肉体痛苦的文化苦旅。
有人说,有一千个理由让人走进西藏。
我说,来这里不需要理由!
★相关链接
冈仁波齐峰地处西藏普兰县圣湖玛旁雍错以北,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神灵之山”,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为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被誉为“众神的居所”。不知缘何,神山的向阳面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神山背面,长年没雪,即使被白雪覆盖,太阳一出,随即融化,与大自然常规刚好相反。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