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北京路是比较繁华、充满都市气息的一条路,在这条全长为13公里的道路上演绎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小龙王”、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无疑成为北京路上贯穿东西的一道风景线,在这里记录了它们太多的过往与辉煌。
拉萨人的草原宾馆——“小龙王”
“小龙王”是拉萨最大的城市帐篷休闲地,而它处在被誉为“拉萨之肺”的拉鲁湿地里。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自然保护区。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中,“小龙王”成为人们选择过林卡的好去处。
“小龙王”实际上是一个露天酒吧,每年的3月20日到11月底,是“小龙王”的生意旺季。2001年,“小龙王”从宗角禄康公园搬迁到北京西路,在占地为 1420平方米的土地上,搭建了100个帐篷。一个个白色的帐篷紧紧密密地挨在一起,仿佛一对对热恋中的爱人相拥而坐的依靠在绿色的草地上。
“小龙王”自成立到今天,一直保留着当地的特色。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轻松快乐的时光,而且还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小龙王”里大概有 250多名服务员,他们大部分是找不到工作的女孩子,为了照顾那些没有工作的年轻女孩,“小龙王”的老板允许服务员用先预支酒水后结账的方式来缓解她们的生活压力。
布琼和达瓦是“小龙王”的两个老板,他们从事露天酒吧这个行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他们说,之前的“小龙王”大概有500多个帐篷,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发和空地的减少,“小龙王”的帐篷缩减为现在的100个。
每天下午5点左右到凌晨12点是顾客比较多的时候,也是“小龙王”里的服务员最忙碌、挣钱最多的时候。走进“小龙王”,场地上一个个闪亮的啤酒瓶恰似一颗颗璀璨的钻石闪耀着人们的眼睛。甚至有闲情逸致的顾客,还把啤酒瓶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吸引着路人的眼球。
达娃是“小龙王”里的服务员,他非常喜欢在这里工作。他觉得在这样一个热闹、休闲的场所里生活,不仅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而且可以放松身心,找到一种愉悦的快感。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小龙王”里的服务员也会端起一杯酒,悠闲地坐在帐篷里静静地品上几口,在清净的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那一份安静与和谐。
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
除了“小龙王” 以外,北京路上的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在人们的心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是目前西藏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两个场所。
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始建于1984年,属国务院1984年43项援藏工程之一。在海拔为3680米的圣地拉萨,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是当时拉萨最早的两个三星级酒店,它们的建立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旺堆和石顺伦分别是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的老员工,经过二十几年的打拼,现在的他们已经坐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作为一名老员工,它们对这个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因此,他们的生活与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始建初期,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在运行期间曾遇到过瓶颈期。最终,在独特的设计理念下,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在那段辉煌的日子里,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的公共设施和客房都晋升了一个等级。当全体员工沉浸在优厚待遇的兴奋中时,各个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对他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在改建的过程中不仅充分融合了西藏人文地理和民族风情等因素,而且综合考虑了今后长期经营的发展需要。
改建后,拉萨饭店拥有中式、西式、藏式客房以及总统套房505间,床位826张,拥有西藏最大规模餐饮会议中心。饭店的总体布局以四栋宾楼连接,错落有致,中、西、藏结合的庭院建筑风格,曾获建筑设计“鲁班奖”。虽然西藏宾馆没有拉萨饭店那样极具豪华的硬件设施,但是在西藏宾馆人们可以找到“家”的感觉。温馨的画面,浓浓的亲情,真诚热情的服务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拉萨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城市,其民族特色和文化氛围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比及的。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发扬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人性化服务,掌握好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在发扬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
“小龙王”、拉萨饭店和西藏宾馆都是北京路上的亮点,它们独特的设计风格,让流连在“日光城”里的人们驻足,短暂的停留,只为欣赏它们的别样风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