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拉萨市区2:电影院、小学校 北京路上的“东方红”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杜冬
分享到:    

请设想北京路出现之前的拉萨老城区:城市的核心是大昭寺、小昭寺以及其他大小寺庙组成的宗教建筑群,紧密围绕着寺庙的是民居。主要的道路就是各条转经道所形成的一系列互相包容的环形。整个老城区的道路犹如迷宫,如花瓣一样盛开,指向同样的核心——大昭寺。这是一座有机生长的城市,所有的道路都是脚踩而成,未经规划。在起风的季节,拉萨河的风卷起土路上的尘土,盘旋在老城区高高低低的风马旗上,久久不落。

北京路的修建,将传统的老城区一分为二,如同混沌的宇宙初开,从此老城区有了明确的直线坐标;又如一根时针,从此拉萨周而复始的古老时间循环开始有了明确的钟点。

变迁中的拉萨坐标

古老的拉萨没有一条经过规划的明确道路,宽大的藏式院落可能靠近寺庙,高大厚实的围墙随意占领土地,将道路挤压得细长幽深。除了主要的转经道,还有通向各自院落的一些不清晰的小径,有些道路要绕过玛尼墙,有些则需要从白塔下走过。古老的土地守护神龛与高敞的佛教寺庙比邻而居。这座迷宫般的老城是一座有机生长的城市,所有的道路都是脚踩而成。在起风的季节,拉萨河的风卷起土路上的尘土,盘旋在老城区高高低低的风马旗上,久久不落。

横穿老城区的北京路,联系着拉萨一些最古老的名字:八朗学、吉日、夏萨苏、木如寺、下密院、小昭寺。从那时起,传统的道路被改变:如今所有从大昭寺前往小昭寺的道路,都必须经过这条崭新的道路;而以往前往布达拉宫的曲折道路,如今也有了一条直通的坦途。北京路的修建不仅意味着拉萨老城区面貌的改变,更意味着全新生活的开始。

就在这条道路两边,出现了拉萨较早的一批公共建筑。它们从身边古老寺庙和民居中浮现,开始书写拉萨的新历史。这其中就有位于北京东路和林廓东路交叉口的东方红小学(建于1959年)以及东方红电影院(建于1964年)。

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的阳光最先照亮布达拉宫,而后就照亮了北京路的街道。在煨桑的浓烟和牛铃的响声中,早上9点钟,东方红小学敲响了标志着上课的铁片,孩子的欢叫声回响在幽深的八朗学巷道里,拉萨老城区的新生活就此开始。

古城新路

海城小学的数学老师琼拉1982年毕业于如今任教的学校,但是那时候,学校还叫东方红小学。

当时小学毕业就可以做小先生,于是琼拉从1983年开始担任代课老师,一直到1992年通过考试转为正式老师。在琼拉老师的印象中,当时的北京东路还是土路,一旦起风,黄尘扑面而来。街边基本都是一层的矮房子,有小茶馆,也有小卖部,但是都很少,主要的零食不过是用水瓶盖装的瓜子和多年不变的炸土豆。

当时的东方红小学一、二年级全部用藏文授课,三年级才开始学汉语。家长主要是来自拉萨老城区的居民,几乎没有机关干部。琼拉老师还记得,家长都不是很关心孩子们的成绩,所谓教育,更多的时候不过是责打,他们甚至会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求老师当着自己的面打孩子。

当时学校里最重大的日子就是入队仪式。全校学生要穿藏装,学校的鼓乐队会全体出动,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孩子庄严地戴上红领巾,第一次敬队礼。在“学雷锋”日,学生们会到北京东路上擦栏杆,在“六一”儿童节,学校里会有隆重的演出。这些大事件构成了东方红小学一年的主要坐标。

琼拉老师对旁边的东方红电影院并没有太多印象,只记得抢票时热烈的人潮。副校长次央介绍,如今海城小学的每个教室都装了宽带多媒体,在教室里就可以直接观看视频,老师有时会在上课前5分钟播放动画片,让孩子们放松一下。

时代在东方红小学前进

如今在小昭寺西面围墙边开茶馆的边巴大妈,还清楚地记得老东方红电影院在老拉萨扮演的重要地位。那时候年轻的边巴是吉日旅馆的服务员,她的老公多吉是从安多来冲赛康卖酥油的。这两位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去东方红电影院看电影。一张票两角五分钱,每个周末,这基本都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娱乐项目。整个拉萨的年轻人也莫不如此。

当时的东方红电影院是爱情的圣殿,它的旁边就是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和藏戏团。售票时,小伙子们都是一拥而上,抢到两张电影票之后,就可以拿去给旁边观望的如天鹅般高贵美丽的姑娘,邀请她同自己一起观影。作家扎西达娃曾在作品中回忆东方红电影院门前的热烈抢票气氛:他们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往往在抢票大战中败下阵来,胜出者总是拉萨的待业青年和干零活的小工。于是眼看着话剧团和藏戏团的漂亮姑娘一个个被这些抢票高手们夺走,成了人家的妻子。

边巴大妈作为过来人,非常理解那时的热烈,用典型的藏式普通话解释道:“男孩一个有吧,女孩一个有吧,啊哪,爱情票买嘛,女孩给嘛。”

虽然已经基本上记不得那些电影的名字,但是边巴大妈还记得电影中的旋律,她双手拍拍蓝围裙,哼唱起来,“幸福的花儿迎风开放……”听着她断断续续的汉语歌声,旁边几位来喝甜茶的保洁阿妈和大嫂笑得茶水乱喷。

她们同样是老拉萨,就生活在如今的北京路两侧,东方红电影院也是她们生活中的重要章节。在鼻烟和甜茶的烟雾中,她们回忆起许多老电影的名字大致如何发音:有“白牦牛”(即《白毛女》),还有“香格里”(即《上甘岭》),还有“杀家呗”(即《沙家浜》)。

“电影院的大门有两个门洞,走进去就上楼梯,二楼就是电影院。”边巴大妈对于电影院本身的记忆仅限于此。1987年她的孩子出生,家里也买了电视机,从此电影院从她的生活中慢慢淡去。几年后,她将孩子送进了电影院旁边的东方红小学。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影

东方红小学和东方红电影院都曾多次改名,这些名字同样反映了拉萨变迁的坐标。东方红电影院在上世纪90年代更名为圣地影都,经过拆除重建后,如今又恢复了老名称。只不过“东方红”已经不再是那个区域里最引人注意的坐标,反倒旁边的驴友大本营东措和八朗学青年旅社蜚声海内外。东方红小学同样也曾被更名为吉日小学,后来因为北京海淀区和拉萨城关区出资重建,改名为海城小学。

如今在东方红影城全新的放映厅里,上映的电影是《战舰》和《复仇者联盟》等美国大片,影城马经理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国产电影不再被美国大片彻底压倒,以及如何在媒体上宣传这个全新的电影院。

如今边巴大妈曾就读于东方红小学的孩子已经在青岛工作,海城小学也正在紧张筹备自己的第53个“六一”儿童节。

在阳光最初照射到的老城区北京东路,拉萨正不断上演它的全新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