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拉萨南郊6:柳梧新区 带动西藏城市现代化的典型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多吉次珠市长赴建设工地视察。

多吉次珠市长赴建设工地视察。

管委会工作人员在工地现场办公。

管委会工作人员在工地现场办公。

当历史翻回到2003年4月28日,拉萨市西城区以南,紧邻拉萨河南岸,与拉萨老城隔河相望的柳梧村,在这片显得有些荒凉的土地上,一件足以改变拉萨乃至西藏自治区历史的事件正悄然发生。在这一天,拉萨市柳梧新区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全区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从此拉开了西藏自治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幕。到了2007年11月13日,柳梧新区管委会揭牌成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援下,柳梧新区管委会带领新区人民开始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

见证拉萨河畔的沧海桑田

当记者去柳梧村采访的时候,仅仅一墙之隔的露天茶馆里,扎西正和朋友坐在一起无聊地喝着甜茶。艳阳高照的中午,茶馆里弥漫着一股昏昏欲睡的气氛,偶尔有狗从桌椅间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也趴在地上懒懒地不动弹。干净整洁的道路上,少有人走过,只有一些本地人坐在路边茶馆里,无聊地发着呆。

从小便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扎西师傅,可以说是亲眼看着柳梧新区是如何由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现代化模样。据他回忆,在2003年以前,这里还只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如果要找出它有什么不普通,那么也就是离拉萨市近一些,只隔着一条拉萨河,去大昭寺会方便一些。除此而外,这里一片荒凉,柳梧村的祖祖辈辈靠着这片荒原延续着他们平凡的人生。

时间走过2003年4月28日,柳梧村的历史开始了一次伟大的转折。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按照城市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新区将在这里开始它的成长步伐。扎西师傅一家和他的左邻右舍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政府征地补偿款及其他各项优惠措施的相继到位,柳梧村的村民们发现自己手里有了很多钱,很多人拿着这些钱不知道干什么。而不甘心种一辈子地的扎西师傅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买辆货车,在新区建设上乘个东风,搞搞运输。而另外一些人有些选择了搬进拉萨市,有些也和扎西一样搞起了运输,在失去了祖祖辈辈种的土地之后,柳梧村的村民们借着新区建设的东风,开始了另一种奔小康的生活。

匆匆十载而过,如今的柳梧新区,已经看不到十年前的荒凉了,到处是现代化设施,到处是正在建设的工地,有时候扎西师傅也很怀念当年没有这些钢筋混凝土的日子,怀念那时田野中的树木野草。但是扎西师傅同样喜欢现在这道路笔直、高楼耸立的样子。他说:“借着建设新区的东风,我家也成了小康之家,生活变得好了,日子也越过越舒服了。”

建设西藏现代化城市的典范

从拉萨城区到柳梧新区,柳梧大桥是必经之路,而就在柳梧大桥的正对面不远,便是柳梧新区管理委员会。记者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郑丰才和朱胜军聊起柳梧新区时,郑主任以自治区领导的一句话诠释了柳梧新区的建设初衷——“打造现代化城市典型示范区”。

当年,在新区选址的问题上,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目光放在了柳梧,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除青藏铁路拉萨站所在地之外,正在修建的拉日铁路横穿新区。新区向北除进入拉萨主城区外,通过109国道可达那曲、当雄等藏北地区;向西经317国道可达日喀则、阿里地区;向南通过机场高速,可达贡嘎机场和山南地区;向东经拉萨大桥可达昌都、林芝等藏东地区。

在拉萨市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柳梧新区是拉萨市“东沿西扩南跨,一城两岸三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青藏铁路辐射带动作用,谋求保护与发展之间最佳组合模式。新区牢牢抓住“新的理念,新的规划,新的模式,新的技术”这四大新发展模式,为西藏自治区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树起了一道标杆。

郑主任介绍,新区以“一个疏散、两个引导、三个集中”的空间发展策略为重要载体,以“三组团”城市科学布局为基础,以区位优势为依托,以旅游相关配套服务为亮点,以青藏铁路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实现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现代化城市典型示范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十二五”期间,柳梧新区将再接再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加工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生态保护,从经济、教育、环境等各方面进一步稳步发展,将柳梧新区打造成集行政办公、旅游配套、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和新型住宅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使之成为西藏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成为西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成为一处生态环境优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展示区。(文 /记者 慕云歌  图片由 柳梧新区管理委员会 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