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驴友空间

一个独腿骑行318国道的人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川
分享到:    

 

在路上,你不可能预见下一刻你会预见什么。就像人的一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从波密出发后,与通麦前后相比,路况开始好起来。在路上前行了大约1个多小时,看到一个开阔的水面的时候,我知道马上到然乌了。由细细的河流水面逐渐变宽的,就是然乌湖。

6月底的然乌湖湖水浑浊,即使阳光明媚,丝毫也看不出波光粼粼的感觉。拿颜色和清澈度与羊卓雍错或者纳木错相比,那简直不能相比吧。

长期在西藏待,人的性格会变的直爽、简单。什么事物,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羊卓雍错和纳木错一年四季都漂亮,而然乌湖,也就在特定的时间才会风光无限。很多人或许只看到了然乌湖美好的一面,见人就夸赞她的美丽,这样倒少了几分理性。

2.安久拉垭口休息的骑友。摄影:记者 王川。

安久拉垭口休息的骑友。摄影:记者 王川。

在蓝天白云下,然乌湖周边的山上有稀疏的松树,与浑浊的湖水相映成趣,成了一处不得不去拍照留念的画面。

然乌镇紧邻然乌湖,这是一个和通麦差别不大的地方。一条街上,有6、7家宾馆、客栈,10多家饭馆。宾馆和餐馆条件都不敢恭维,价格也便宜,从20到上百不等的住宿价格,只有一家“圣地然木齐藏餐厅”还不错,只是价格比其他川菜馆要贵。很多骑行、搭车或者自驾进藏的非川籍、贵籍或湘籍游客,到达然乌之前,一路上早已为川菜的多油、麻辣所苦,换换口味是最迫切的需求。进餐厅一看,环境不算特别好,但还是整洁、干净。

而然乌镇后边的几片农田,在6月底这个季节,油菜花正开的繁盛,绿油油的青稞饱满昂扬。良田阡陌,不远处就是然乌湖,风景尚宜。出然乌前行1公里左右,有一个右转的岔路口,是往察隅方向的。

沿着318继续前行,马上就要经过著名的“冰硼走廊”。在蜿蜒的冰硼走廊里前行,想象一下冬季的时候旁边全是悬挂的冰锥,路面湿滑危险的情景,有点小哆嗦。

 

接下来就要翻越安久拉山了。几个从成都出发已经16天的一队骑行游客在歇息拍照,因为不远处有一个不知名的沼泽地。骑行318从成都到拉萨,是很多骑友的选择。很多人,初衷是为了川藏线的美景上路,挑战一下自己对苦难的忍耐力,提升一下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

独腿吴邪就是前一种人吧。我们碰见他的时候他刚过古达乡往拉萨前行,看到他艰难地推着自行车上坡的时候,我向司机师傅大叫一声停车,下坡120公里的时速迅速降到0,我迅速冲下去来帮他扶着自行车慢慢爬坡。

3.吴邪。摄影:记者 王川。

吴邪。摄影:记者 王川。

早在通麦的时候,向大姐就告诉我,很多住过她那里的骑友告诉向大姐今年单腿吴邪又重走川藏线了,让我留意一下,看路上是否能碰到他,我一直担心会碰不到。

这个1987年小学毕业的小伙子2013年已经走过一次川藏线,只是到了八一镇,没有到拉萨。2014年3月10日,他又从巴塘出发,向拉萨进发。他走川藏线的初衷,就是川藏线上的美景。他说,在内地,平时很少看到人笑,而在川藏线上,他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走了一次川藏线后,他回头一想,这一路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突破了自己很多的想法。只有突破自己的想法,心境也随着改变了,这样才能过不一样的生活。他说。

他是个喜欢走在路上的人,在路上,他总结了两个字:坚持。

从他的言谈中,他挺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自卑,4岁时的车祸让他失去右腿的下半部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曾经读过很多遍,吴邪的一些心情,很多时候肯定和史铁生一样,也思考到生与死的问题,每个曾经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必是一个深明人生真谛的人。我相信吴邪也是个哭过很多次的人,但也正如史铁生所说,人只要能哭,说明还有希望。

他的梦想是等走完川藏线,在拉萨摆地摊3个月,挣一些回家的路费,同时也积累一些资金,准备回到老家所在的省份开一个客栈。

吴邪既是一道川藏线上的风景,又在书写了川藏线上的一个故事。川藏线真是个有风景,又有故事的路。

4.怒江七十二拐。摄影:记者 王川。

怒江七十二拐。摄影:记者 王川。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