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石碑上显示,这座古城始建于唐代,宋初年转移到郭麻日。唐代暂不论,宋代唃厮啰政权在青唐崛起,和北宋、西夏长期拉锯,郭麻日应当是唃厮啰政权统治下的腹心之地,或许这座城和哪位吐蕃赞普的后裔,强悍的唃厮啰有关。在这里我多次提起这个名字,但当地人大多没有听过,喇嘛D虚心地问这个人是不是格萨尔王,其实有许多学者提出过唃厮啰就是格萨尔的原型,连发音都基本一致。
郭麻日古城卫星图
再向后推,这里也同样是北宋中期唯一的成功扩张:熙河开边的发生地。宋军虽然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屡遭大败,但是和青唐唃厮啰的战争中倒是占到了一点便宜,公元1103年占领了湟州(青海乐都县)。或者这是宋军扩张后营建的一座城寨?我内心希望如此,这样我便能够将梁山泊的好汉聚义场景原样搬到这里。
古城夯土外墙
这个想法不无道理,北宋年间是热贡战争最频繁剧烈的一个时代,宋代史书上也频频见到因为某个“寨子”发生的殊死战斗。这么一想,简直能看到手提银枪的林冲,横据禅杖的鲁智深和高举双刀的武松从寨子狭小的道路上热热闹闹地冲出来。不用笑话我,这个故事有三分之一的合理性,鲁提辖本人就是西方战线出身的,这话他在打郑关西的时候说的明明白白。
但有资料显示,这座城池有如今的样子,是明代初年的事情。资料说:郭麻日古城堡和与它相邻的保安古城、年都乎古城堡、吾屯古城堡,是明朝洪武到万历年间,为了屯垦戍边在同仁县境内修建的4座古城堡,屯兵屯田。明代热贡区域属于河州卫,当地的藏族头人听从明军的调遣,所以准确地说,这是一处明代的土司屯兵寨。与隔河相望的保安寨、吾屯寨构成一个要塞群。
建筑细部,可以了解墙面和木结构之间的关系
好了,绕了这么大圈子,解决了一个定位问题,我们要抛下历史,从寨子的角度来看寨子。从地理上看,这座古城面西山,背东河,两侧有溪水流过,城堡筑在一座高台上,足以俯制隆务河,取水同样不是问题。版筑夯土城墙依山头而建,山体本身提供了相当的高度,有利于防御。
空间:
城门原为铜包,呈赤红色,所以这座古城叫做“郭麻日”(红门)。东城门是最主要的大门,也是最低之处,其结果就是污水在此汇流,想到暴雨季节,满城的污水汇集在城门,入城的军人们不得不脚踩淤泥,也让人想到欧洲中世纪的肮脏城堡。为了防御的要求,卫生条件不得不做出了牺牲。
古城东门,即所谓红门,上面有玛尼房。
做出牺牲的不仅是卫生条件,房屋的空间面积也被压缩,郭麻日城内没有空地,所有的民居都比邻而立,屋门的朝向因地制宜。近年来依然住在古城内的家户都扩张了自己的大门,但道路已经无法扩张,没有错车空间,古城内的交通主要是步行和摩托车。
各家的活动空间除了小小的封闭形院落,就是屋顶的敞开平顶。一楼阴暗,多为牲口房、工具房和仓库,二楼是人居空间,大门紧闭,我进不去。屋顶敞开,道路狭窄,除了扩大活动空间之外,可能还有防御型的需求。当地面道路被敌人占领和隔断之后,屋顶之间搭上跳板,就是新的道路。每栋房屋的外墙都能成为巷战的凭据,而横跨屋顶之上的通道方便迅速的兵员流动。这个恐怕看看《地道战》和《地雷战》,或者玩玩《使命召唤》中的巷战章节会有更深的感悟。
城墙顶端的排水
古城东墙,可见已经被居民开了洞。
曾经的城门洞,如今的阳光房
由于生活的缘故,古城内有一些院落已经空置,某些颓倒的残墙内已经长出青草。依然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会时不时上屋顶拔草,以免泥土敷设的屋顶漏水。民居的土墙同样适用夯土,顶部则用藤条树枝编成墙体,上敷泥土。民居的底部年年补土加固,天长日久,居然变成大象脚一样厚实。
城墙
城墙并不高大,这可以理解,修筑土城墙且让其坚固,不倒塌,不被雨水冲毁是一门专业技术。南京的明代城墙用条石、青砖筑成,建筑材料远好于郭麻日的红土,高度可达20多米,即便如此也要遵循上窄下宽的原则,基部甚至达到十多米宽度。
郭麻日的要塞没有这样高规格的防御要求,夯土城墙,最高处约10米,一般高度在4-6米之间,根部厚度大约不足4米。这样的城墙对于装备有云梯的敌人是比较容易攀爬的,所以郭麻日的设计并不是长期固守的要塞,而是前哨堡垒。一旦敌军来攻,壮丁上城固守,铁叉、木棒、弓箭、火铳、抬炮、甚至开水、粪便均可使用。
色彩鲜艳的新建大门
城墙虽然不高,但郭麻日古城在山丘之上,城墙下就是陡峭的斜坡,徒增近十米高度。一旦城墙失守,大批敌军会沿着城墙进入各院之中,郭麻日的防御会变成血腥的逐院争夺。狭小的街道在此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敌人在其中无法展开兵力,甚至无法部署攻城兵器,却会遭到来自好几个方向的火力。
城墙在未攻陷时是御敌堡垒,一旦遭到攻陷,城内的守军同样无处可退,只有死战。1938年南京大屠杀的惨剧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城墙的存在。这个道理对郭麻日同样适用。郭麻日有三座城门,如今除了那座“红门”,其余两座门楼都被改造成了民居阳光房。
不用总想得如此血腥和阴暗,古城有其美妙之处,比如一家炖猪肉,全城闻香;一家吵架,全城听响,不禁让我想象,几百年来,在新年到来时,这座古城究竟是如何的奇妙,可随便走进每一家去吃肉喝酒,醉醺醺地走三步路去下一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没准我该过年时再来一次。
Tips:从同仁县城可打车前往,一般十五元可到郭麻日村,然后步行参观郭麻日寺及郭麻日古城,无需门票。道路的另一边就是著名的吾屯下村和吾屯下寺,这里也有古城的遗址。
饮食:郭麻日和吾屯下都无餐厅,也没有西藏的甜茶馆,最好在铜仁县城吃了饭之后参观,或许你喜欢吃泡面,那么郭麻日和吾屯都有。
购物:吾屯下的唐卡、雕塑都富有盛名,但因画工精细,所以价格不菲。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