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上天擎起一只巨斧,砍向绵延2500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于是形成了如今西藏境内五条美丽的山谷:吉隆沟、樟木沟、嘎玛沟、陈塘沟和亚东沟。
在有“世界最美丽谷地”之称的嘎玛沟及其东面,有一条被称为“珠峰东坡环线”的巅峰徒步线路,这里蓝天白云下雪山、湖泊、鲜花相伴,景色多变,人迹罕至,恍若世外桃源。
2013年5月23日,来自贵州、江苏、河南和秦皇岛的8位驴友,在两位牦牛工和5头牦牛的保障下,深入喜马拉雅山脉腹地,进行了七天的珠峰东坡大环线穿越旅程。
幸福莫过于有一颗自由的心。
我无数次憧憬着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或者在森林水畔支起一顶橘红色的帐篷,或者骑一辆单车在广袤大草原中尽情驰骋,或者成为沙漠黄昏摄影师镜头中的剪影……而此行,我们则成为了笼罩雪山云彩中的那道人们看不见的风景。
D1关键词:爬升
第一天的行程从定日县曲当乡海拔3750米的优帕村开始。沿河走了一个小时的沙石路后,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升。河水源于周围的雪山融水,流水旁便是一簇簇开的正盛的高山杜鹃花。我们沿着流淌的溪水上行,一直要走到雪山脚下。
高海拔加上不断爬升,让大家气喘如牛,连“高原之舟”牦牛也时不时停下来休息。
第一天行走爬升了900米,一直到海拔4650米、开满高山雪菊的小乌错营地。
D2关键词:金山·倒影·杜鹃花
一夜的小雨将头顶的天空洗得明镜一般。
我们的营地旁便是小乌错——一个平静如镜的海子,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就静静地倒映在湖水中。湖畔架好相机,开始期盼“日照金山”——晨光照到雪山的那一刻。
当地藏人说,如果你在一个早晨看见一座雪山放出金光,你应该匍匐膜拜,因为那是神在暗示你,旅途上你将遇到奇迹。
金色的霞光开始照到雪山上,先是一角,而后弥漫整个山头。瓦蓝的天空下,白雪打底,马卡鲁如同镶上了一层金箔,连笼罩在山顶的一朵云彩也成了金色。同样湛蓝的湖水中,倒映着一个同样金色的雪山。十几分钟后,雪山由金黄渐渐变白,逐渐恢复了雪山面貌。
美丽总是短暂的。
从小乌错继续前行,又有一个海子静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海子和小乌错应当是相通的。从湖畔拔高上行,便到了海拔4900米的小乌拉垭口。顶风登上垭口,白云簇拥着的马卡鲁赫然出现在眼帘。脚下是1790年抗击廓尔喀侵略时的防御工事,头顶一条五彩经幡在风中祈福,前面不远有一个很小的海子。白云在湖水中流动,马卡鲁的倒影在海子中时隐时现。
我们开始了两天中的第一次下行。下到一个急坡的半山腰,大片的树形高山杜鹃花开始出现,这里便是传说中的卓湘兰花谷了。
近观杜鹃花,花瓣或大或小,花色或白、或黄、或粉,显得并不妖冶。严酷条件下的杜鹃花随势而生,或山坡或石缝或溪旁,或枝干粗壮,或枝条纤细,花朵或大或小,显得桀骜不驯、野性十足。
山谷里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与流水相伴,与雪山相拥——好一个人间仙境。
D3关键词:鲜花·海子·观景台
宿营地就在卓湘兰花谷溪流旁。
早起依旧拍摄“日照金山”和倒影,虽然少了在小乌错拍摄时的激情,但水畔、帐篷、炊烟等元素的加入也给画面平填了不少情趣。
早餐过后,我们开始穿行在森林、花丛之中。越往上走,树木越小、植被越矮。杜鹃花由树形变成了草丛形,松柏则几乎看不到树干,其枝叶紧紧贴附在大山母亲的怀抱。远方则是连绵不尽的雪山,山脚下是奔腾不息的卓穷藏布江。
一片高山草甸子出现了,几十头牦牛在悠闲的吃草。
拐过一个弯,一个碧绿的海子出现在下面的山坳里,这便是错朗错。有盛开的高山杜鹃花和蓝天、白云、雪山做陪衬,使海子仿佛有了灵性,变得生动而多情。
湖畔有放牛人搭的帐篷。有人在这里放牧,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又过了一个山坳,登上一个大坡,一个遍布玛尼堆的平台出现在眼前,汤湘观景台到了。极目远眺,一个相对开阔的山谷出现在眼前:头顶是云团汹涌澎湃,周围是雪山环绕连绵,沟谷是溪流奔腾不断,山谷是鲜花绿翠点缀其间,……此情此景,让人只能感受到两个字:震撼。而画面最远端的云遮处,便是我们此行要去的珠峰东坡大本营。
D4关键词:神鹰·浊清河·乱石坡
我们的宿营地叫“热布嘎”,一带群山环绕的绿地。两条溪流在此交汇:一清一浊,浊者水若石灰,清者白浪点点。
从两条溪流交汇处上看,一座名叫珠穆郎卓的鹰状雪山就在眼前。
我的帐篷门厅正对着珠穆郎卓,早起天刚蒙蒙亮,我就坐在帐篷里开始拍摄“日照金山”了。此时的珠穆郎卓,像一只张开翅膀的神鹰,在淡淡的薄云轻雾中滑翔。而那一抹金色的朝阳,则如同给神鹰罩上的祥瑞之光。
早餐后我们继续向珠峰方向挺进。群山之中有一块草坪,这里便是巴当营地。几条瀑布从雪山上奔腾而下,汇入湍急的河流中。经年不化的冰雪形成了巨大的冰川,铺设在雪山之中。前行不远便是著名的“乱石坡”,坡度很大,乱石杂陈,大石如牛,小石如卵,行人和牦牛硬是从中踏出了一条小路,蜿蜒上升,直到天边。
拐过几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茵茵的牧场出现在眼前,俄嘎牧场到了,两位牧牛人和近百头牦牛在这里生活的悠然自得。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选在了距俄嘎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白当。
D5关键词:大雪·云雾·雪杜鹃
夜里大风呼啸,雨雪打在帐篷上噼里啪啦直响。早起拉开帐篷一看,营地已是一片洁白。昨晚开始下的是雨,到后来则变成了雪。雪依旧下着,浓浓的云雾已经将周围的雪山紧紧遮住。近在咫尺的珠峰东坡大本营去不成了,虽然有些失望,但飞雪还是让大家平添了几分兴奋。
返回热布嘎的路上,路旁的杜鹃花深深吸引了我。经过一夜的雨雪,原本朴实无华的小野花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变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如同冰雪雕就的一般,又像极了巧手喇嘛精心制作的酥油花。
D6关键词:朗玛拉·大风·云雾
今天我们的宿营地应当是措学仁玛,下午两点前后,大家已经陆续到达这里。看看天气尚早,大家决定翻越此行的最高点——海拔5350米的朗玛拉垭口。
天气阴沉沉的,浓云笼罩着面前的朗玛拉山。大家开始跟着牦牛艰难爬升,越往上走,风也越大,云雾也就越重,流水、积雪开始交替出现。大家把距离保持在视线之内,向山口做最后的冲刺。4个小时后,大家终于翻越了积雪犹存的朗玛拉垭口。
从热布嘎到朗玛拉山下大塌方区宿营地,我们走了近11个小时。
D7关键词:狂奔
也许是此行的最后一天了,也许是一路下坡的缘故,大家冒着小雨开始毫无保留的向终点狂奔,将牦牛和牦牛工远远甩到了身后。不到11点钟,就有4人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终点——轮珠林村。
七天的行程是短暂也是刻骨铭心的。虽然此行我们没能到达珠峰东坡大本营,但鲜花相伴中的巅峰行走注定令人终生难忘。
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旅行如此,人生亦如此。
相关链接:
【暴走珠穆朗玛峰】
现在的人们总是不想随波逐流,想展现自己特殊的一面,就连旅行也不例外。于是便产生了“国内八大最不要命的旅行方式”,其中,排名第二的便是“暴走珠穆朗玛峰”。
作为世界最高的山峰,任何一种试图靠近珠峰的方式都是回归自然的最终表现。面对珠峰,不一定要攀登,也会有流泪的冲动。因为这座山峰,只需一睹真容,便是人生的极限体验和感受。
极致玩法:望着珠峰发呆,在山脚下暴走、攀岩。
特别提示:最佳旅游时间是4—6月和9—10月。登山前做好体能方面的专业训练。
【徒步珠峰】
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第二名:徒步珠峰——感受世界之颠。
自虐指数:9。
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登上地球之巅,然而重重的困难会把你的梦想击的粉碎。所以去珠穆朗玛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梦想。而能徒步珠峰,进入珠峰大本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徒步珠峰,一般选择从定日进,从老定日出,行程需要两天。徒步珠峰,也只能远远的看看,体会的是一种立于世界之巅的雄心万丈。
【巅峰行走——嘎玛沟+珠峰东坡环线徒步】
在喜马拉雅众多的雪山之间,有一条雪山融水冲蚀形成的山谷,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8公里,海拔从2000多米到5000多米,这就是有“世界最美峡谷”之称的“嘎玛沟”。山谷之中人迹罕至,发育着珠峰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中古木森森,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在嘎玛沟的上段,有3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珠穆朗玛(8844.43米,世界第一)、洛子(8516米,世界第四)和马卡鲁(8463米,世界第五),这一带有多条顶级徒步线路,我们走的就是珠峰东坡环线+嘎玛沟,七八天时间,风景绝美,天天不同。
线路特点:
1、奇美。上世纪20年代被英国人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90年代被美国人列入“世界十大景观”。
2、神秘。峡谷垂直分布带明显,有丰富的物种。还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神秘夏尔巴人村落。
3、震撼。可以欣赏到珠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以及众多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
4、原生。线路气候多变、海拔高,人迹罕至,极其艰辛,致使这里至今依然保持着千年容貌。
风景指数:★★★★★
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齐名的世界最美山谷之一。
徒步强度:★★★☆
7天徒步每天5-8小时,每天9-12千米。只有一天徒步24千米,用时约9小时。
徒步难度:★★★☆
中上难度,有一定徒步经验的人都可以完成。
徒步时间:4-6月,9-10月。七八月雨季不宜行走,11月以后冰雪封山。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