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已经结束,作为拉萨本地旅游者,除了依旧追捧去林芝游玩外,离拉萨并不太远的格尔木、敦煌、德令哈、新疆南部、青海湖则成为区外游的首选。这些地方和西藏有着不小的渊源,无论在地质地貌、气候条件还是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本网记者通过调查得知,格尔木、敦煌、德令哈、新疆南部、青海湖等地吸引拉萨游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赴这些地方旅游交通相对方便,7天的长假在时间上也恰到好处。
[体验]
敦煌 今夜梦回秦关
从格尔木坐上长途客车,卧铺,车上放香港打斗片。连夜穿越戈壁滩,去往沙漠绿洲敦煌,格尔木距敦煌500多公里。
一直在西藏与佛结缘,那是一种内心深刻的体验。来到敦煌,在大漠里就无意中认识了我西藏一个朋友的朋友。在莫高窟那种心灵的震撼,除了佛外更有对祖国文化的膜拜。遗憾之处想起了张贤亮《灵与肉》中秀芝的话“祁连山你带得走吗,大草原你带得走吗?”我现在追问斯坦因“莫高窟和千年文化你盗得走吗?”
莫高窟精美壁画形象“飞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甘肃歌舞剧院搬上了舞台,取名为《丝路花雨》。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在敦煌每日上演的舞台剧《敦煌神女》运用了很多当年的舞蹈,再加上故事情节。串起杂技等艺术形式,就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产品,票价200元。虽说已经很滥,作为消遣也是可以的。
结识了一对曾在拉萨结合的年轻夫妇,在敦煌的夜市里喝啤酒聊西藏。出来后,又遇到当日一同参观莫高窟的两位姑娘。我神奇的佛缘在敦煌这座有佛的佛城得到了应验。我们相约在佛教圣地拉萨再见。
子夜,敦煌。华灯与半月同辉,风沙吹老了岁月,却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突然在这个夜晚,云归忆长安。套用李白的一句诗“长安不见使人愁。”晚安,丝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汉长城旁,历史的风吹过旷野,了望台高高耸立在大漠,让人发出无语问苍天的嗟叹。
玉门关下几丛茅草在焦渴的大地上等待雨水的到来。羌笛幽怨的边塞曲在历史的天空中飘远,“孤城万仞山,羌管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没有春天,更没有雨露。
阳关一带曾经水草丰美,后来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才变成了戈壁滩。如今敦煌年降水量只有45毫米年蒸发量却达到4500毫米。“西藏之水救中国”这个话题再次被我想起。把喜马拉雅山炸个50公里宽的缺口,印度洋水气就会到达西北。我把一壶水献给干旱的土地和厚重的历史,却把自己交给了干渴和蚊虫。
关于西藏物质运输的历史,柳园成为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在格尔木还没通火车之前进藏物质都是通过柳园转运,从柳园到拉萨有1900多公里。运一趟物质需要一个月时间。如今的柳园转运站的地位早已不在,这座戈壁上的小镇柳树并不常见。它离敦煌140多公里,拼的士每人40元。
柳园火车站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甘肃,但在行政上则隶属新疆。他现在所能扮演的就是西藏﹑青海西部﹑甘肃西部地区的客流到新疆最近通道的角色。老一辈西藏人对柳园都有很深的感情。“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黑色戈壁,古罗布泊,干涸的河床,苍茫大地,没有时间的宇宙。前90公里就是科学家彭家木失踪的地方。
我的西部边塞,我的小城故事。攀登高峰望故乡,风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今晚,以酒告别,然后工作写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从不下雨的戈壁滩竟然下起大雨来,明天沙漠里定然会长出绿草,开出紫色的马兰花来。据当地人讲,这里几乎常年不下一滴雨。比油还珍贵的雨,千百年来,难道就是来和我赴这个约的吗?雨为我送行。
北京开往拉萨的T27次列车,在车厢接头处,流浪歌手坐在门边尽情弹唱,只有我一个听众。我坐在地上,听他唱郑钧唱许巍。窗外是大雪过后的唐古拉山,前方就是拉萨。有歌声陪伴我回到拉萨,回到那布达拉。
TIPS:
交通:格尔木每日有两班去往敦煌的班车,白班大巴车,夜班卧铺车。
景点:月牙泉、 莫高窟、 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
美食:杏皮水、李广杏。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