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藏地生活

大昭寺回廊转经道壁画赏析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唐焕钥
分享到:    

 

20140627_152714

大昭寺回廊转经道。

大昭寺转经廊(指围绕中心佛殿外面的露天的石砌礼拜廊道)壁画是根据《如意藤经》内容绘制的释加牟尼宿世为菩萨时的行道经历、佛本生及因缘故事,共有108段,题记、注解清晰,内容连贯,气势宏大。《如意藤经》源自《释迦牟尼百行传》(《本生经》),《释迦牟尼百行传》是由古印度佛学家从梵文佛经中摘出的有关释迦牟尼的故事,后由古印度诗人善自在用梵文古体诗撰写,再由其子由107节补充至108节;13世纪由匈敦·多吉坚赞与印度长老诗人纳嘎扎迷嘎热合作译成藏文并在萨迦地方与原文校勘;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再次组织人校对定稿——《如意藤经》。在大昭寺的历代传召法会中,喇嘛们总会供诵《释迦牟尼本生经》,以“使一切众生置于成熟解脱之善道,从而又使得在场聚集而获得缘分的信徒们为佛祖的本生传记所折服,对佛教之主生起无上崇信”。由此大昭寺转经廊壁画在信徒心目中更有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40627_152751

20140627_152805

20140627_152846

20140627_153116

围绕主尊佛的菩萨像。

20140627_153106

供养天女像。

20140627_153524

仅巴掌大的洞中苦修者像(据姿势推测可能为米拉日巴大师)。

大昭寺壁画具有一般壁画的共同的特征:承载着记录史实、宣耀功绩、成教化助人伦、传授知识等记史、宣传、教育等诸功能。关于壁画,早有屈原呵壁问天,又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记壁画情形,在主题之外,又绘有天地、万物、神怪、异事等,设色鲜明、形状生动。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引入也同时在中国壁画中出现,同样是利用其艺术的手段来实现其“教化”的目的。通过形象可视的图文形式,而实现其宗教教义的世俗化。作为世界屋脊的佛教圣地,佛教艺术的渊源可以追述到吐蕃时期,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特别是西藏历史中的两次较为严重的灭佛运动,我们只能在一些史料文献中了解吐蕃时期佛教艺术情形,从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夏鲁寺、白居寺、大昭寺等一些寺院遗存的片段中,来梳理西藏寺院佛教艺术的大体延展脉络。纵观大昭寺转经廊如此大面积的佛传壁画,气势的宏伟、色彩的辉煌、其实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的佛经内容,而可以说是以佛传为其灵魂的、展现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壁画中可以看到古代藏族的衣、食、住、行的画面,看到古代武士的各式盔甲和武器,还有关于歌舞、狩猎、饲养、耕作等场面的栩栩如生的表现。”丰富的世俗生活场景中透析其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的人生事象。

 

20140627_152613

画师正在对壁画进行修复。

20140627_152728

经过漫长年代,壁画已一片斑驳。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风、雨、雪的侵蚀,大昭寺壁画出现了渗水、裂缝、起甲、空鼓、脱落等不同程度的残损。从2009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就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大昭寺壁画保护现状进行勘察,目前已充分掌握了大昭寺每一块壁画残损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总投资1000多万元、预计工期3年多的大昭寺壁画维修工程于6月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对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室内外所有壁画进行的大规模维修,维修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此次壁画维修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主要采用传统工艺,颜料也使用藏族传统矿物颜料。已经开始的一期工程主要围绕室外壁画展开,即对“囊廓”的内转经道和外转经道壁画进行先期维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