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藏地生活

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 这是音乐与生活的碰撞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吕鼎
分享到:    

DSC_1105

曼陀铃演奏者拉姆顿珠和鼓乐伴奏黑老师。

上周六晚九时,西藏传媒集团人文西藏中心联合拉萨那里艺术空间举办“”活动,众多民间扎木念音乐人通过他们原汁原味的艺术表演,还原与复活一个真实的、传统的、融入现代生活艺术体验的扎木念弹唱艺术,亦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扎木念作为西藏本土的传统乐器,通过这场音乐分享会,会为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

DSC_1223

音乐爱好者

拉萨那里艺术空间老板李铭:“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是那里艺术空间举办的第一次面向大众的音乐交流活动,以后这样的艺术活动会多多举办,以期更符合我们艺术空间的时尚定位。“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的发起人是黑老师,我和蒋勇帮着分担了部分筹备工作,差不多用了两周时间。随着扎木念的弹唱技艺成为自治区级的非遗项目,这一藏民族特色乐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希望借由今晚的这场音乐会,让更多的人们领略到它的美妙与神奇。”

“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发起人黑老师:“我以前是做西藏音乐的,经常见到扎木念这一乐器,被它的美妙音色所吸引,更结识了民间扎木念弹唱者平措扎西和一些热爱扎木念的同好,大家一起交流音乐心得,后来便有了办‘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的想法。扎木念是西藏传统乐器,挖掘传统扎木念曲目,做好传承和保护,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音乐改造,这是我的音乐创作方向之一。扎木念来自民间,而民间的音乐最为纯真、美妙,今晚我的朋友平措扎西将第一次登台,他带来的扎木念弹唱,有的曲目得现取名字,翻译成汉文,传统扎木念曲目中的敬酒歌、佛教歌也将在他的演绎下完满呈现。上海的一个朋友拍了关于扎木念的片子,我觉得很符合今晚音乐会的主题,便拿来放映,希望大家借由今晚的音乐会或纪录片喜欢上扎木念。”

DSC_1230

那里艺术空间老板李铭(左一)、黑老师(中)、作家蒋勇(右一)。

盲童学校毕业的曼陀铃演奏者拉姆顿珠:“曼陀铃是我家乡甘南的传统乐器,很多人会弹,拉萨会的人不多。在盲童学校时,我开始自学曼陀铃,因为看不见,按弦时只能摸索,每一个音掌握起来都不易,连上节拍更得花许多心力,一月不到,我的手指就磨破了。自学八年,今晚我终于在吉拉的鼓励下为大家弹奏《幸福》、《秀美的花朵》两支曼陀铃乐曲,以前我的听众是盲童学校的同学和工作地的客人,我觉得自力更生并弹奏曼陀铃是一种幸福。”

拉萨扎木念爱好者协会洛桑:“刚联系上黑老师,便听说他发起的‘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就约上平常一起弹扎木念的几个朋友参加这场音乐会,大家都是扎西多杰老师的学生。”洛桑和老师合著藏汉文的扎木念教程,算是扎木念文化传承的有心人。

DSC_1058

为“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而聚在一起的听众。

 

音乐聆听者

西藏人文地理主编嘉措:“这场音乐会很好,大家一起交流。我小时候听着扎木念长大,它是西藏的一种传统乐器,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很多人都会弹。我很喜欢听扎木念弹唱,生活中也算是个音乐爱好者吧!”

西藏著名摄影家罗浩:“音乐会非常棒,让我想起时间都去哪儿了,民族都去哪儿了?作为80后,我们的后代会不会对扎木念这一传统民族乐器日渐淡忘,想要唤醒记忆,唯有为它注入新的鲜活,黑老师的‘扎木念·民间音乐分’享会的形式很好,直观地让人们感受它的美妙,唱法的古朴。年轻人、中年人、孩子喜欢的音乐不尽相同甚至格格不入,但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最易打动人心的。”

古修哪书坊老板东智:“我想用个比喻来形容一下,西藏的传统文化一部分打成酸奶,另一部分打成酥油,酸奶和酥油融在一起还是牛奶,可这牛奶的滋味就非同一般了。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八廓街是它最值得骄傲的一张名片,扎木念是飘在这个城市蓝天白云间最美的音乐,作为城市人我们要善于倾听和理解,让音乐为心灵清出一方洁净。”

DSC_1224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