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静祥和的错高村里,一座古老的白石房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于是带着好奇我们敲开了房门……
得知了来意,房子的女主人卓玛拉姆热情地为我们带路,并向我们详细介绍。“这个房子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我们的长辈一直住在这里,我和家人也一直在这个房子里住,有了很深的感情。”
这里的民居沿用了工布藏族传统的建造方式。走进院子里,两层高的白石房子透着岁月的厚重痕迹。进入石屋,我们发现,屋内的构造大都以木材为主,一层的仓库里堆放着草料和杂物。沿着木质楼梯而上,我们来到了主人的房间,房间沿袭了工布传统民居风格,由于开窗面积小,屋里的光线略昏暗。
错高村里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
抬头望去,木质的房梁早已被常年的油烟沁成了黑油油的颜色,梁上并排悬挂着风干的猪肉。锅碗瓢盆等用具被整齐地摆放在橱柜上,旁边用石头铺成的1米见方的区域架着铁三脚架,这就是火塘。
火塘是这里百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卓玛拉姆说:“这里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都是烧木柴的。”
火塘,在工布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往阁楼的木梯造型独特,被称为“猫梯”。猫梯造型狭长,便于移动。这样的活动木梯设计,可以节省空间,同时也具备了防御功能。我们走在上面,在晃晃悠悠的同时不禁脚底打滑,两腿发抖,而这里的居民却如履平川。岁月在演变,百姓们越来越安居乐业,虽然一些传统民居设计中的某些元素的初始功能慢慢发生了改变,但人们在传统的生活习惯中还是有效地沿袭了下来。
各类灶具整齐地陈列着
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老房子,白石墙壁上,影印出了斑驳的岁月。那些旧日的阴霾,被丢进了火塘。如今安逸无忧的新生活,将带着传统的记忆,被依旧延续下去。
在错高村,一共现存3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这里是工布地区唯一完整地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格、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在那些老房子里,人们依旧舒适安稳地生活,可以说,这里是了解林芝工布地区藏族传统民居鲜活的“活化石”。
造型独特的木质“猫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