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藏地生活

珞巴舞蹈 烈火与钢刀的创世之舞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到:    

 

珞巴族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无言的舞蹈和有言的舞蹈。无言之舞和图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以模仿图腾崇拜为主,动作缓慢粗犷;有言之舞则将歌词与一定的、程序化的舞蹈动作相结合,更多地表达出珞巴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感悟。

珞巴族的舞蹈具有丰富鲜明的特色,在艺术价值如此,在人类学、考古学价值上更是如此。珞巴族著名的舞蹈家亚依老师12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日后成为自治区歌舞团的舞蹈编导。她创作和整理了许多珞巴族舞蹈,并对其风格有独特的感悟。

珞巴族舞蹈中有原始的巫术之舞。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麓的珞巴人相信万物有灵。通过巫术,人类可以和自然之灵沟通。例如巫师跳的《纽布衣》和《哈日巴》,就反映了原始宗教的意韵。这些舞蹈刚劲有力、情绪激昂、气氛严肃,表现了珞巴族人刚毅倔强的性格,以及同恶魔势不两立、顽强斗争的精神。在跳舞时,巫师领唱,姑娘随他的歌声起舞。巫师穿着正规的舞蹈服装,下围一条红色的裙子,脖子上挂两串小铃铛,悬在胸前,右手举着长刀。他站在舞者围成的圆圈中间。跳舞的人,一般由三四十人组成。巫师唱歌时,摇动着长刀,附在刀把上的金属圆片,随着音乐的节拍叮当作响。跳舞时没有乐器,姑娘们跟着巫师所唱歌曲的末句,重复合唱,并按着歌曲的节拍起舞。这些歌谣代代相传,通常讲述的是创世纪的宏大故事,例如人和动物的起源、箭的发明、毒药的发现、历史的传说和部落世系等。

珞巴族还有古老的生殖崇拜之舞。在农历正月时,巫师带领年轻小伙子各村巡游。路过田野时,巫师抛下大米粒,青年就挥刀而舞,同时举着竹制生殖器的舞者在地里跳起生殖之舞,意在预示丰收。

同样,珞巴舞蹈中也有激越的刀之舞。刀耕火种的生活之中,刀对于珞巴族具有特别神圣和重要的意义,对刀的钟爱和崇拜构成了珞巴族独特的风格。著名的珞巴刀舞表现了珞巴猎人兄弟们结拜或是打猎归来,按照原始遗风分配猎物时的热烈喜悦之情,公平坦荡之风。舞蹈没有音乐伴奏,舞者全身猎装,披羊毛坎肩,戴熊皮压制的盔帽,帽后还缀有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服饰在狩猎时能迷惑猎物。

舞者挥刀而武,跳跃飞腾,阳刚尚武。这不仅仅是舞蹈,更重要地是表现了原始公平分配的遗风。舞蹈家亚依根据此创造出名为《珞巴人的刀》的双人舞,男女演员身着珞巴传统服装,唯一的道具就是珞巴刀,通过自己激越荒蛮的舞步来表现珞巴人对刀的敬重,也是对穿云逐雾的珞巴猎人的敬重。如亚依所说:“刀和鞘就是男人和女人,刀离不开鞘,鞘离不开刀。在过去,每个珞巴族男人腰间都会带一把刀。刀是珞巴族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历史溯源

“珞巴”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南方人”,居住于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交通十分不便。过独木桥、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这些都在珞巴族的舞蹈中有所反映。

与生产的原始不同的是,珞巴族在民间传说、民族音乐和舞蹈方面展现出宏大的心灵和想象,拥有自己的伟大创世史诗和古老曲调以及根植于图腾崇拜的舞蹈,在整个藏区别具一格。

艺术特色

珞巴舞蹈有浓烈的原始崇拜特色,粗犷有力,刚健热烈。珞巴舞蹈根植于生活实践,生活环境因素对珞巴族舞蹈的影响很大。舞蹈创作植根于生活实践,其动作多以模拟动物鸟兽的形态和动作以及人们捕捉、驯养动物的欢快场面。

形式类别

珞巴族舞蹈包括许多男女边跳边唱的大型集体舞蹈,风格爽朗活泼,刚健有力。舞蹈“夹依”常在节日、婚礼、喜庆的场合集体表演,边歌边舞。此外还有“驯牛舞”,表演公牛的出逃和被抓获,驯服,牵牛归来等场面。除了模拟动物和生活场景之外,珞巴族还有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叫做“都怒”,一人领唱众人和,这是根据原始舞步进行加工升华的规范舞步,并具有体操的造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