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藏地生活

根敦群培 知行合一的智者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杜冬
分享到:    

0618a2502

根敦群培

60多年前,一个叫根敦群培的49岁安多人,在大昭寺南面的嘎如厦楼上悄然去世。如今,在他去世的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根敦群培的纪念馆。

这是千年八廓街上第一座有关个人的纪念馆,其纪念的人,并不是显赫的高僧或英雄,而是一位死于贫病的学者。

在临终前,这位长发披肩、骨瘦如柴的学者还要和自己的弟子“疯子格隆”一块去漫游。或许在他即将熄灭的心灵中,他又踏上了伟大而漫长的征程。

终其一生,他都是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

他是佛教徒,却敢于批判宗教生活中固有的盲信和无知;他一贫如洗,却行走于西藏和南亚大地,并积极参与政治;他是学生,却大胆批驳已有百年历史的经典;他是僧人,生活却随意甚至放荡。然而,他的锋芒并不伤害他的虔诚,他的机智并不压过他的热烈,他的风流并不掩盖他的单纯。

说起根敦群培,总让人想起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同样大胆地嘲笑着雅典社会。这样的社会,本来就难以诞生天才,如果天才出现,还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扼杀,并以此为荣。

因此苏格拉底在监狱里,将毒芹一饮而尽,以此表示对社会的彻底蔑视。同样,被关押之后,根敦群培沉湎于酒精,直至逝世。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他向社会反抗的方式,这就是自我摧残和癫狂,彻底埋葬自己的天才。

因为这个社会不配拥有他。一个人的死亡,为一个旧社会的灭亡留下了伏笔。

时光虽然流逝,人心毕竟公正,在他逝世60年后,人们依然在家里悬挂他的画像,并不是暮年的酒徒模样,而是当年容貌清矍、方正的青年僧人模样:光头,一袭黄僧衣,但似乎正要说出石破天惊的话来。

拉萨人并没有忘记他。在八廓街绕赛的唐卡店里,一位唐卡画师将根敦群培的画像贴在橱窗前,他不停地工作,头也不抬地说,根敦群培是他的偶像。

在小昭寺北巷的茶馆里,煮茶的大妈会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还经常见到根敦群培的妻子在八廓街里转经。

在颇章萨巴巷的小酒馆里,夜间酒酣的一位老人,会站起来挥舞胳膊,大声吟诵根敦群培的诗句。

最后,且改写法国革命家布朗基在牢狱中写下的梦想,来纪念根敦群培先生——“宇宙之大是无限的。因此,我们栖息的地球,当然不限于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而存在于无限之中。在这个地球上的根敦群培死于穷困和酗酒。但是,在茫茫太虚里悬浮着的其他地球上的根敦群培,可能在随心所欲地书写着他想写的一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