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皮制品制作的大省,得益于广袤的草原和自古以来藏族同胞对牛羊的热爱,使得西藏成为国内皮制品原料供应及制作的主要产地之一。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兴起,西藏的皮具产业也随之发展、变化。那些自古便产生于藏族人家的皮制品,也渐渐从生活用具向工艺品的方向转化。
皮具 离不开的生活味道
在辽阔美丽的青藏高原上,生长着成群的牛羊,它们的皮毛是西藏传统手工皮革制品的天然原料。在藏族人家的生活里,千百年来用它制作的各种皮革制品,是西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
大到马包,小到针线包,古时的藏族人游牧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为了方便迁徙,藏族人民把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用具都用不容易损坏的皮具代替。装酒杯的皮套、装茶壶的皮套等等,每一次的迁徙,在行李外面的总是被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牦牛皮或羊皮,而穿在人身上的也大多是各种皮衣皮袄。对藏族人家来说,皮具是他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
在藏族人家的生活里,皮具的种类不仅丰富,也充满高原的特色。在西藏文联副主席杨世君先生看来,西藏的皮具,是一种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品的一种手工产品。“西藏的皮具以实用性为第一考量,以粗犷古朴为主要美学追求,造型别致,技艺精湛,具有浓郁淳朴刚劲的高原风格,体现了高原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杨先生向记者介绍。
在千百年的生活中,藏族人民用皮革缝制出了大量满足生活需求的生活用具,比如茶盐袋、糌粑袋、酒壶、服饰、面具、皮衣、藏袍、马包、钱包,甚至放牧用的绳索……这些皮具充斥了藏族人家的方方面面,代表了高原生活最具特色的一种风味。
其中皮制餐具和碗套,最具特点。这些皮具不仅美观耐用,而且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这些涵盖了服饰、饮食、居家等各个方面的皮革制品,为我们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
据西藏文联对此方面有所研究的专家介绍,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青藏高原的天然生产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丰富,它没有足够的能够用于提高生产力的各种原材料,但是人毕竟是要生存、要发展的。所以在这种生产资料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放在了青藏高原最适合发展的资源上面,那不是畜牧资源。
由此,放牧牛羊就成为高原人民生活的重心,而在古代,衡量一个家庭或个人是否拥有财富的一大标准就是草场和牛羊的多少。就连嫁娶,也要看双方的牛羊数量,看是否“门当户对”。
然后,人们利用手中的畜牧资源,想方设法地把它做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以满足自己对生活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生活条件不断改革,也使得皮制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而制作也在以实用性为第一考量的前提下,越来越精美,渐渐形成了独属于高原的皮具风格。
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
当时代将生产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高原生活也不可避免产生了变化。现代化的生活用品走进了藏族人家的家庭,而传统的生活用具则开始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中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在西藏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皮具也一样。随着金属生活用具的普及,看起来简陋而过时的皮具已经渐渐消失在藏族人家的生活里。西藏各地的人家里,铜锅铝盆才是当今生活用具的主角,而皮具则只能沦为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所怀旧的老物件。
可以看到的是,过去很多人因为生活的需要,而在自己的家里制作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比如藏鞋、刀鞘等,这种制作仅仅是为了满足家庭的使用需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资料的日益丰富,这种自然而然的皮具制作已经渐渐看不到了。更多的是一种将皮具当作艺术品或工艺品的制作与开发。
同时,为了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皮具的样式和种类也在不断创新。在现在的市面上,充满藏式风格的皮制手提包、挎包、双肩包等产品,已经成为西藏皮制品的新门类。另外,很多皮制品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而是成为一种工艺品,被摆在橱窗里,等待那些收藏者或游客的购买。
西藏文联副主席杨世君认为,在现在看来,西藏的皮制品正在由生活用具向工艺品的方向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能够用得上皮具的方面已经越来越少,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用具可供人们选择,自然就不会有人再去用显得老旧笨重的皮制品了。而由于有更好的生活用具来代替皮制品,皮制品在生活中的作用自然会越来越小,慢慢消失。”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皮制品虽然在生活中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但却在手工工艺品这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杨先生说:“因为皮制品的特殊及西藏元素的天然属性,皮制品已经渐渐成为游客和收藏家们所衷情的对象。他们买回去不是为了用,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收藏。”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皮制品正在强化其艺术功能,而弱化了它的生活功能,从而使皮制品在工艺品市场再次焕发了勃勃的生机。
普次的民族皮具厂就是一间手工作坊。
驻村工作组参观考察谢通门县民族皮具工艺厂及其产品,普次厂长向我们展示他设计制作的掷色子用的皮革用具。
独属于高原的皮具风格渐渐形成了。
图片由西藏文联提供
本版稿件内容采写由西藏文联提供协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