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启动了国家一号工程:修筑康藏公路。这条公路的修筑,震惊中外,被誉为是发生在世界屋脊上和人类公路史上的奇迹。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以平均每公里牺牲1至2人的巨大代价和惊天地、泣鬼神的坚强意志,用双手劈开了横断山脉,打通了世界屋脊,将公路从原西康省的省会雅安修筑到了拉萨。这条海拔最高、工程最险、里程最长、修建速度最快、牺牲人数最多的公路,随着1955年西康省的撤销,已更名为川藏公路。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已鲜为人知。
川藏青藏公路上集中了冰川、雪崩、泥石流、塌方、山洪、冻土等地质灾害,有些路段常常被这些地质灾害摧毁;可以说,川藏青藏公路是一个地质灾害博物馆。因此保通和养护成为共和国交通人的主要任务。在交通人眼里,公路是三分建、七分养,经过多年的养护和改造,川藏路与青藏路都有了不同等级的提高,而在这种改变和提升的背后,是凝聚了无数劳动者们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这里面有交通局的干部、有工程技术人员、有武警官兵、有民工、还有常年坚守在第一线的养路工人;为了保障公路畅通,他们风餐露宿,抛家别子,常年守护在青藏线和川藏线上。
1950年,共和国刚刚成立几个月,西南军区18军32岁的军长张国华奉命率领18军进军西藏,中央指示“进军西藏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修一条通往拉萨的公路成了进军西藏的中心工作,这也是新中国的头号工程。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穰明德拎着酒和花生米把老工人请到自己的帐篷,解决修桥难题。工兵8团红旗3排8班班长韦江歌手上打补丁也要抡铁锤,鏖战二郎山。1950年8月,公路修到甘孜。如今,雅安的交通人把二郎山开辟成一个旅游景区。尤其是二郎山隧道打通以后,原来35公里的老路缩短至4公里,汽车几分钟就可以通过,川藏公路的治理成果显著。
60年前,西北野战军中一个叫慕生忠的将军,因不忍心看到在运输途中大量的骆驼牦牛死亡,决定在曾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修一条公路。然而当时国家并没有为修筑青藏路立项,慕生忠将军在彭德怀元帅的支持下,从军费中支取了300万元和少量物资,就开始带领1200驼工在一个千里无人区修筑青藏公路。 慕生忠的拐棍往荒野上指点的地方,便是今天的格尔木。筑路人战昆仑山的天险,闯唐古拉生命禁区,全线贯通只用了七个月零四天。从格尔木到拉萨,全长约1200公里。这千里无人区上终于留下了一条被后人称为天路的幸福之路。此后的50年里,青藏路经过了三次全面改造,三次大规模扩建,整整三代人为此付出了艰辛,付出了青春乃至生命。尤其是交通科技工作者,寻找到治理高寒冻土的办法,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60年以来,共和国的交通人和亲历过川藏青藏公路的人们,记住了1954年12月25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永远地结束了世界屋脊上没有公路的日子。川藏路、青藏路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不可缺少的大动脉,60年来,为西藏的经济建设人民和生活起到了生命线。 记者 顾倾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