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尺牍镇的泽仁老人原是一名藏兵,1950年10月昌都战役打响时他刚满十八岁。他说那场战役开始之前,是解放军先吃了亏。当时担任左路先遣部队的十八军侦察营,在金沙江以西遭到藏军的伏击,至少有一个排被吃掉,约十人被俘。老人在说到被俘的解放军战士时,我看见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恐惧。他随后告诉我,那些被俘的小伙子们被当时的藏军第三代本(相当于团长)牟霞下令开膛剖肚时,个个都面无惧色,在刑场上大骂着直到最后死去。那天,泽仁老人还将珍藏了五十多年的一枚“解放西藏纪念章”拿出来给我看,并深情的说:“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确是来之不易的。”
发生于五十五年前进军西藏的这一历史史实,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这个胜利不仅结束了以往西藏地区有边无防的尴尬局面,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有能力处理好自己内部事物的坚强信心和实力。昌都作为西藏的东部重镇,是从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昌都地区按原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区划归西康省管辖,但实际上仍在西藏地方政府的统辖之中。西藏地方政府在昌都设“都麦基巧”,派其最高等级官员一位噶伦担任军政总管,加强对昌都及包括金沙江在内的周围的防御。因此要取得西藏的和平解放,就必须拔掉昌都这个钉子,消灭昌都及其周围的藏军。
战士们在行进途中
据原十八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将军回忆,把守昌都地区的藏军,以昌都为核心,向西、向北和向东面金沙江的西岸布防,一支腿向南伸向靠云南的宁静(现芒康县)等地。如把昌都及周围视为头,宁静视为脚,则很像是平放着南伸的一个葫芦。它的重点很明确,在葫芦头放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兵力。所以,当时十八军把作战地区划分为了南北两线,把部队分为两个集团,并以北线为重点。
北集团有五十二师全部,军侦察营、工兵营、炮兵营,五十四师炮兵连及青海骑兵支队,由五十二师师长吴忠指挥,拟攻取昌都,消灭昌都及其周围的藏军。北集团部队又分左中右三路;左路是军侦察营、工兵营及五十四师炮兵营,由侦察营长苏桐卿、军直属机关政治部主任王达选指挥,从正面佯攻钳制藏军;中路是一五五团、一五六团及军炮兵营,由吴忠和副师长陈子植、政治部主任周家鼎指挥,从侧面主攻;右路迂回部队是一五四团,师炮兵营、骑兵侦察连及青海骑支,由副政委阴法唐和师参谋长李明指挥。迂回部队的路线跨三个省区(四川、青海、西藏),行进在海拔4000米以上、1400多华里的青藏高原的三角地段上。一五四团等部分队伍首先于1950年10月6日从四川邓柯渡过金沙江,拉开了昌都战役的序幕。渡江后,北上青海玉树,与青海骑支(配属五十二师侦察连)汇合,步骑兵分内外两路,经囊谦巧夺西藏的类乌齐,然后骑支飞兵南下,奇袭恩达成功。一五四团接着赶到,堵死了藏军西逃拉萨之路。
10月7日,迂回部队渡江的第二天,左路向扼守甘孜至昌都的咽喉岗托的藏军发起攻击,突击排渡江后受挫。后续部队于8日晨强渡成功,歼藏军一部后实施追击,于16日晚急追至觉雍西将西逃藏军歼灭。同一天,中路的一五五、一五六团开始渡江。渡江后,一五五团在右,一五六团和炮兵营在左,展开钳形攻势,分别歼灭或驱逐沿途守卡和逃窜的藏军后,直奔昌都。
而南集团则主要消灭宁静附近及以西地区的藏军。一五七团在五十三师副政委苗丕一率领下,也在北线主力渡江的同一天,即10月7日分别以偷渡和强渡的方式,渡过金沙江,歼藏军一个甲本(连),进抵宁静附近。藏军九代本主官德格格桑旺堆经我方事先的争取工作,于10月12日,率领其官兵350人起义,宁静遂告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致电慰勉,表彰他们的义举,给以优待。云南十四军一二六团、一二五团各一部,于7日至12日,先后攻占门工、碧土、盐井,从而堵住了藏军沿南线西撤之路,策应了昌都方向的作战。
昌都战役发起后,我各路部队,边打边走,所向无敌,藏军与我部队一经接触,稍事抵抗即行溃逃。特别是九代本起义及我军追歼觉雍之藏军和袭占类乌齐后,敌人已成惊弓之鸟,昌都山城一片混乱。西藏新任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率残部撤离昌都。一五六团先头部队三营,于19日20时进入昌都市区,俘昌都军政人员200余人。随后,军侦察营、工兵营、一五五团相继入城。19日至20日,担负迂回任务的部队,五十二师骑侦连在前,青海骑支紧随,一五四团一部在后,从西往东包围昌都,堵击从昌都撤出的藏军。进入宗驿山地区,先头分队骑侦连同撤至昌都西南竹阁寺的阿沛阿旺晋美派出的联络人员相遇、经双方协商,阿沛阿旺晋美下令昌都总管署及藏军第三、八、十代本和其他代本,以及民兵一部,共2700余人放下武器。
昌都战役自1950年10月6日开始,至24日胜利结束,聚歼了金沙江以西、类乌齐、恩达以东地区之藏军和民兵,计有藏军五个代本总部、三个代本大部、一个代本起义,加上一些民兵。共计5700余人。其中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在藏军中服务的英国人和印度人2名。缴获山炮3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48挺、其他长短枪3200余支、子弹58700余发、电台2部、战马约2000匹。我军伤亡114人(包括渡江淹溺死亡人员)。
运油车
昌都战役的胜利被喻为“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这次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给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以严重军事打击,粉碎了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进藏的阴谋,促使其迅速分化,上层中的亲帝分裂主义分子遭到惨败,其头子摄政达扎不体面地迅速下台,西藏和平解放的可能性陡然增大。原十八军参谋长陈明义将军曾说:“解放西藏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当年十八军进藏走过的路,即是一条艰难困苦的路,同时也是一条造福于后人的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