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
广场上的游戏 2008年 100x120cm
广场上的游戏之二 2008年 100x120cm
留影 2007年
黄昏来临120X120
蒋勇简介
1972年生于宁夏石嘴山,1996年开始职业画家生涯,2000年到西藏至今。
为了寻找马原、扎西达娃作品里的生活状态,2000年,画家蒋勇只身踏上了西藏的土地,成为众多“藏漂”中的一员。十几年过去了,蒋勇依然活跃在西藏文艺圈,并不断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为在这里,他收获了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少年时代的西藏梦
1972年,蒋勇出生在宁夏石嘴山,这座矗立在黄河与贺兰山之间的城市,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中学时代,蒋勇就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阅读,画画,写诗。而蒋勇始终相信,自己和西藏是有缘分的,这种缘分最初来自马原的小说——上世纪80年代,马原和画家陈丹青、诗人贺中是首批进入西藏的内地文艺青年,还在读高中的蒋勇被他们的作品深深吸引,并对小说中描绘的那个神秘遥远之地心生向往,“他们像揉制糌粑一样,将酥油、高原反应、神秘主义和荷尔蒙揉到一起,创作出迷幻药一般的小说、诗歌和油画。这些东西被内地的青年们奉若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代人的西藏梦。”
大学毕业后不久,蒋勇来到北京,开始了职业画家生涯,但当时的北京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这座古城并未能给予蒋勇多少文化上的滋养。在北京呆了5年之后,蒋勇觉得“已经快要忘记自己想表达什么了”,他越来越渴望能够回归自然。
2000年秋天,蒋勇决定辞职,他背起行囊,孤身一人去寻找少年时代的西藏梦。
融入藏地生活
2000年11月,蒋勇坐上了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长途大巴。直到现在,蒋勇对当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一路上,他享受着壮美的高原风光,也忍受着大巴内恶劣的条件,“那时候铁路还没通,大巴里简直糟透了,而且当时已经是初冬,特别冷,藏北的风雪很急。”这样艰难的旅程持续了三天后,蒋勇终于沐浴在圣城拉萨的阳光下。
初到拉萨,蒋勇在药王山遇见了几个西藏本地画家,在他们的帮助下,蒋勇在药王山上住了下来,房子正对着布达拉宫。那段时间,蒋勇几乎什么也不做,每天只是喝酒晒太阳,他大口呼吸着这座城市里慵懒的气息,用心体验这里缓慢平和的生活节奏,也感受着轻松自由的创作氛围。
闲适的生活持续了大约半年时间,在蒋勇看来,拉萨是一座颇具包容性的城市,无论你来自何方,拉萨都会温柔地接纳你,并缓缓将你融入这里独有的生活节奏。但无论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才是头等大事。2001年5月,蒋勇完成了自己在西藏的第一幅画作,并很快被一个外国游客买走,这让蒋勇找到了认同感,“在这里,我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创作,而且有人喜欢我的作品,我的画能给我带来经济收入。”就这样,蒋勇决定留下来,继续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他的恋人张苹也辞去了北京的工作,追随他来到拉萨。两人在高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永远的精神家园
如今的蒋勇,已经是一个资深“藏漂”了。在西藏13年,蒋勇结了婚,有了孩子,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并受到国内外同行和收藏家的关注。但陪伴他成长的西藏还是以亘古不变的沉稳姿态,静静注视着所有的变迁。
一直以来,蒋勇都不太想做主流的东西,他更渴望表达自我,追寻“现代文明与西藏传统文化的并置”。在探索之路上,蒋勇创作出了“西藏芭比”系列——让现代工业制造出来的玩具形象穿上藏装,与各种背景混搭在一起。这些奇妙的组合,最终让蒋勇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在蒋勇心目中,宁夏是给他生命、养育他的地方,西藏则是他灵感的源泉,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回顾这些年来的经历,蒋勇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好多人都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说实话,这真的算是一条不归路了。就像我离开北京来西藏,当时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最终,我抵达了我追寻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我始终觉得,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在这里面。”
春节临近,蒋勇也回到了老家和亲人团聚。谈起未来,蒋勇并不清楚自己会走向哪里,但他对于西藏的思念却一直不曾更改,“过完年我就会回来,回到西藏!”而这片土地,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等他回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