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援藏工作的深入展开,西藏科技事业的基础愈加坚实,作用愈加显著,需求愈加旺盛。西藏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已日益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这些成果与科技援藏工作者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援藏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对于每一个科技援藏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需要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热情,这关系到科技援藏功效的大小,以及科技援藏者自我价值的认可度和幸福感。这也为我区如何留下援藏人才,如何在用人机制上保证科技援藏者的权利,提出了现实的问题。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央部门第六批援藏干部、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孙玉明。
关于这些问题,孙玉明胸有成竹地说,用机制留人不如用情留人,要用心珍惜身边每一位援藏人员,要用灵活的、人性化的机制不断给援藏者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第一,用感情留下人。感情来自西藏人民、用人单位及援藏者自身,因此,对于援藏者来说,要充分利用各种感情交流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与西藏人民深厚的感情。同时,用人单位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创建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让援藏者融入到大家庭中,体会家的感觉。第二,用真心珍惜人。西藏人才短缺,要懂得人才资源的珍贵,要充分利用人才之源,不要浪费人才,压制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所能。第三,用机制激励人。要通过各种机制激励人、鼓舞人,不断增强援藏者的自我效能感,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不断满足援藏者的合理需求。
谈到人才管理创新时,孙玉明说,虽然近年来管理机制有了大的调整,但是我们现存的管理机制还有许多不足。西藏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有些管理机制有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迹象,因此,在管理机制上,我们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为援藏人才资源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为了用好人才,用足人才,不断盘活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提出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分配制度和奖励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社会保障、单位保障和个人保障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