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藏地生活

俊巴手工皮具 传统“嫁给”时尚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丁文文 卢明文
分享到:    

res04_attpic_brief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皮船舞在首届藏博会旅游精品展览展示区的亮相,让俊巴渔村再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10月15日下午,沿着平坦的柏油路,我们一路驱车走进了拉萨市曲水县的小渔村——俊巴渔村。下午6点20分,车子稳稳地停在村口,温暖的阳光下,妇女们席地而坐,一边编织着东西,一边闲聊着;男人们一边打着骰子,一边为赢者喝彩。

沿着村公路走,我们来到了村民次仁家。今年56岁的次仁从17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手工皮具,2004年他和两个弟弟合作开了一个手工皮具厂。刚走进次仁家院子,他便打开门后一个大大的纸箱来看,牛皮做的双肩包、背包,“这是参加藏博会卖剩下的几个牛皮包包,回来后就在赶制订单,来不及收拾。”次仁笑着说,“藏博会上,这些手工制作的产品卖了7万多块钱,买牛皮包的人特别多,有的游客还特意来村里买。”

“我们的产品有传统的糌粑袋和茶叶袋,也有时尚女包和平板电脑包等,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专门定做。”在传统的制作基础上,次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己的绘画技能,设计制作出了很多独特的皮具产品,特别是皮具上不同的吉祥八宝图案增添了藏文化的元素,颇受顾客欢迎。在次仁的手工皮具厂,他拿出了用皮革精制的牛皮船模型、糌粑袋、电脑包、钱包、挎包等工艺品热情地向我们展示。目前,次仁的这个手工皮具厂招收了13名工人学习传承渔村的传统皮革制作工艺。

如今,俊巴村民已不再单纯依靠捕鱼、农耕来增加经济收入了,为了继承发扬俊巴渔村的皮具加工传统,让民族手工艺得到传承,增加家庭收入。共青团曲水县委员会还在俊巴渔村组织开办俊巴手工皮具加工培训班。主要学习打眼、制图、磨皮、裁剪等手工技艺,以此扩大俊巴渔村手工皮具加工合作社的规模,提高皮具制作质量,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加快群众致富增收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