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人 来自绘画传统世家
作为西藏拉姆拉绰画院副院长,丁嘎很腼腆,不善言辞,每次说话前,总是先很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完后,仍然带着他那不好意思的笑,望着西藏拉姆拉绰画院院长年叙·多吉顿珠,似乎在询问“我说的对吗”。
8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唐卡绘画的丁嘎,10就随舅舅--嘎玛嘎赤派第二十八代传人嘎玛德勒系统地学习嘎玛嘎赤派唐卡绘画技艺,又经过8年的系统学习,舅舅告诉丁嘎,“你可以出师了,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大型壁画工作。”
丁嘎没有离开舅舅,而是开始随舅舅一起开始了唐卡绘画工作,在此期间,他和舅舅受昌都嘎玛寺的邀请,共同完成了《文殊菩萨》壁画、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唐卡、壁画和嘎玛世系(42幅)。
1998年,24岁的丁嘎应西藏拉姆拉绰画院院长年叙·多吉顿珠的邀请,来到拉萨继续他的绘画事业。
创业 多派唐卡应运而生
早在1996年,年叙·多吉顿珠就认识了名声在外的丁嘎,当时年叙·多吉顿珠在成都开有画室,他邀请丁嘎到成都联合创业,但丁嘎拒绝了,原因是他不想离开故土。
1998年,年叙·多吉顿珠把自己的画室和公司搬到了拉萨,他再次邀请丁嘎合作,丁嘎没有讲什么条件就答应了。
“到成都,离我生活的故乡太远,但拉萨就不一样了,拉萨有那么多的寺庙,很多古老的壁画都保留得很完整,这是我一直向往学习的地方,能有学习的机会,离家再远我都愿意。”丁嘎向记者解释了他不去成都但愿意到拉萨的原因。
经过10多年的合作,丁嘎的嘎玛嘎赤派的画技得到了长进,长期的古老壁画的观摩,他和年叙·多吉顿珠又把嘎当派的画技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近年来,这对生活中的兄弟,事业中的伙伴,又集众家之长,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多派。
“多派是中央电视台报道时首先提出来的,因为我们的院长名字是多吉顿珠,就取了多字,其实我更偏向另一个含义的解释--集众家之长为多。我们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风格的画派。”丁嘎和年叙·多吉顿珠同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惊叹 前人的艺术造诣难超越
在西藏,丁嘎几乎看遍了现存的优秀壁画,特别是日喀则和阿里一带的壁画,丁嘎看得最多。最让丁嘎惊叹的是白居寺的壁画。
“那里的壁画几百年了,而且保留得很完整。让我惊叹的是,几百年前我们的前辈就能画出那么好的作品,看了很让我震撼,我觉得那里的壁画是无法超越的,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所以,每次我看到那里的壁画都会让我兴奋不已,而且陶醉其中。”丁嘎的语气里和面部表情都充满了对前人的崇拜,“让我崇拜的还有前人的心胸和度量,扎唐寺的佛像是穿唐装的,贡嘎寺的佛像是穿藏装的,从佛像的着装上可以看出,从事艺术工作的前人的度量,所以集众家之长一直是我现在和以后追求的目标。”
求精 绝不从自己手里出次品
丁嘎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
“为了追求完美,丁嘎花费几个月的心血会因为一点瑕疵,他就毫不犹豫地销毁。其实,按他的水平,那画并非不好,只是没达到他的要求,但他就是这样,他绝不会让自己不满意的作品面市。”西藏拉姆拉绰画院院长年叙·多吉顿珠说。
“我舅舅经常对我说,从自己手里出的作品,一定要是精品,不然,顾客会受到伤害,而自己的名声和信誉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而我作为舅舅的传人,肩上担负的是整个画派的荣誉,所以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一定要严格。”丁嘎说。
建议 唐卡绘画需要文化基础
“我是西藏传统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是那种老师带徒弟的方式学出来的,现在,我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受益很多,也开阔了视野。”丁嘎说,“现在正在学习绘画或者打算学习绘画的年轻人,一定要学习好文化,了解西藏的文化历史,这会对他们今后的艺术之路很有帮助。”
“绘画对创作者自身的要求也很高,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画师,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受名利的诱惑,做事先做人,有了好的人品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做到这些,我相信会有好多年轻人能超越我。”这是丁嘎给年轻人的中肯建议。
一位只会画画的 丁嘎 嘎玛嘎赤派传人
创作中的丁嘎。
丁嘎作品《帝洛巴》(嘎玛嘎赤派)。
丁嘎作品《六长寿》(多派)。
■图/丁嘎 提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