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进巴玛扎西老师家的大门时,他家的小狗就很热情地扑过来打招呼。巴玛扎西家中的陈设也是很简单的,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简单而平凡,走在人群里就默默无声无法辨认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却在半路改行之后用画笔描绘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把过去归零 重新开始
2013年9月27日,“和美净土——巴玛扎西水墨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巴玛扎西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巴玛扎西说开幕的时候有很多老师和朋友来捧场,当时的心情相当激动。
当记者问巴玛扎西,这次画展算不算是一次优秀的作品的总结时,他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我的画算什么优秀啊,就是把自己的画挂出来接受老师和朋友们的检查而已。”巴玛扎西一直是这样谦逊的,在他的潜意识中,一直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看待,他感觉举办这次画展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的意见和指点,“这样会让我更加进步,这些意见就像是各位老师给我留的作业,我会认认真真地完成的。”巴玛扎西真诚地说道。
巴玛扎西认真地在脑海中搜索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总结这次画展,最后还是选择了“交作业”这个词,“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次画展就像是交了前一个阶段的作业,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那句话说的,要学会放下过去,从零开始,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交谈的过程中,巴玛扎西对于自己能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是很激动的,“如果是在我上学那个年代,画成这个样子估计会被当成异类,现在的社会很和谐,给了我们画画的人很大的发展空间,也让创作变得更加自由。其实很希望以后能在西藏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开画展,让更多的人知道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也是很美的。”
老师的教导 朋友的陪伴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不论是提到画展还是取得的成绩,巴玛扎西一直很平静。可是每当提起老师的时候,他的眼神就会异常明亮。虽然已经年逾半百,现在在绘画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巴玛扎西一直说自己是个“学生”,他不好意思地笑着对记者说:“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当学生,学生可以不用‘动脑’,只要全心全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不管画得好不好,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得好好做。”
其实刚开始学画画时的巴玛扎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会有些坎坷。画画的入门课程就是素描和静物,起初学画画时韩书力老师也是让巴玛扎西不断练习这两种技能,可是他画的总是不太理想。韩老师也为他着急,就准备送巴玛扎西到中央美院学习。巴玛扎西也是个倔脾气,把画笔一扔对老师说:“我画不好静物,也画不好素描,就是画不好,也不想去美院。你们再给我找个其他的路子吧,要不我就继续回去开车了。”
“当时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特别害怕一旦老师觉得我脾气不好,对老师不尊重,不教我画画了怎么办。”巴玛扎西提起年轻时的冲动还是会脸红,“但是老师们没跟我计较,而是又聚在一起商量到底哪种风格适合我。就因为老师们没有放弃我,也没有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和绘画技巧来束缚我,才把我这块朽木雕成了现在稍微好一点的模样。”
“其实我是很幸运的,遇到了韩书力、余友心这么好的老师。”巴玛扎西一直很感谢自己的老师们,在他的字字句句之中流淌着满满的对老师的感谢。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对老师说过感谢的话时,巴玛扎西羞涩地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些话不好意思当面讲的,不过我是真心地感谢这些老师和朋友,一直鼓励我画自己的风格,有什么问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其实我很感激他们陪着我画了这么久,也谢谢他们一直不嫌弃我这么笨。”
西藏的符号 意识流的风格
巴玛扎西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上学的时候正好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我刚上完中学就不念了,一直开车,其实就跟个文盲差不了多少。”巴玛扎西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就经常利用画画的休息时间看书充电,“刚开始画画的时候会看很多理论书,老师们经常给我列一些书单让我看,现在也会给我推荐书,大多是关于风土人情的。我觉得一个画家必须是丰富的,就算现在画得再好也要不断学习不断突破,才能一直画下去。”
很多人看过巴玛扎西的画,会脱口而出一句惊叹:“这是毕加索画的吧。”其实巴玛扎西对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特色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定位,他解释道:“可能我画的东西比较乱,如果非要归类的话应该算是意识流。其实画家要做的就是画好画,至于到底属于什么风格或是给自己定一个画派不是画家应该做的事。”
每次提到自己的作品时,巴玛扎西总说自己是在随便地涂抹,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没有局限和束缚。在他的画室的墙上,有两幅涂鸦,巴玛扎西说这两幅画的作者是个4岁的小朋友,当时小朋友的父母说孩子就是随手画的,可是在巴玛扎西眼里,总觉得小朋友想诉说些什么,就把这两张纸要来挂在墙上,在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就抬头看看。
“很多人看不懂我画什么,其实我的画里并不像别人的画有很多故事,我就是想用一些西藏特有的符号和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西藏。可能宗教里的佛像是有规定的,也是不容篡改的,但是我用自己的画来表现时就没有那么多局限了。这样,别人看了我的画就会觉得,原来西藏传统文化也不是那么教条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
巴玛扎西画室一角。
韩书力给巴玛扎西布置的作业。
巴玛扎西热情地给记者签名留念。
画室墙上的小朋友的涂鸦会给巴玛扎西很多灵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