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昌都的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依附横断山脉之下,耸立于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之上。风景秀美,历史悠久,建筑、绘画、雕刻都很有特色。同卡寺位于昌都八宿县,同卡乡政府所在地,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像、刺绣等珍贵文物。多拉神山位于八宿县以东一公里的川藏公路旁,为西藏昌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令人敬仰的神山圣地。
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位于昌都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传说宗喀巴大师16岁时由青海到拉萨学经途中,路过此地时曾预言这里将是弘扬佛法之地,后由宗喀巴的弟子西饶桑布历时八年建成。建寺时西饶桑布去一个千户家中讲经化缘,该千户就将自家的草场奉献出来作建寺之址。强巴林寺除了佛殿、经堂等主要建筑外,共有12个扎仓,扎仓是僧舍或僧侣学院,扎仓组织机构完整独立,如同寺院中的寺院一般。该寺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
强巴林寺在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都很有特色。它主要由强巴大佛殿、佛祖殿、宗喀巴殿和护法神殿等组成,占地300余亩。经堂内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有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
寺内主佛为强巴佛,最值得一看的是神舞,在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酥油花节期间表演“古庆”、“钺舞”娱神,舞蹈大气、场面宏阔。“古庆”神舞是舞蹈者戴着狰狞逼真的面具跳,显得流利大气,“钺舞”是舞蹈者穿着华丽服饰跳,很是古朴端雅。这是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的神舞!
“沙坛城”又称“中围”、“坛场”,音译为“曼陀罗”、“曼荼罗”,古印度时代,是指国家的领土与奉神的祭坛。从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在十一世纪,由印度传到西藏,保存至今。
“沙坛城”的制作方式有许多种,可通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手绘、铜铸、沙砌、木雕,各具特色。构图井然有序,方圆相间,色彩绚烂缤纷,光华夺目。选用特殊细沙砌成,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所用的沙,以手工磨制,再经染色,一般而言,有蓝、黄、红、绿、白五种基本颜色,制作沙坛城的喇嘛,都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每一细节都须牢记,不可自创。
强巴林寺的沙坛城制作,从燃灯节开始,经过众僧人十天左右的努力制成。然后要封闭念经加持18天。从第九天开始,沙坛城可供外人瞻仰。念经加持结束后,就会将沙坛城毁掉,将所有的沙收集起来,另做它用。
同卡寺
同卡寺,亦称“八宿寺”,全称“循努巴雪桑珠林”。由宗喀巴大师的徒弟坚赞僧格所建,位于“楚拉”附近。1473年由白觉桑布把该寺迁至“楚拉”山口,改名为“桑珠德丹林”。15世纪,进行扩建,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达坚康、纳久康、门拉康、扎仓等,寺内主供释迦牟尼佛玉面金铜像、强巴佛泥塑像(据说建寺时从外地飞到此寺,亦称“飞来像”)。它位于同卡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250公里,通公路。
同卡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像、刺绣等珍贵文物。该寺既有古印度铸造的佛像、也有吐蕃时期铸造的佛像,更有内地铸造的佛像。该寺珍藏的绸缎刺绣,有缂丝、绸缎、锦缎等品种。其中一幅长达7米、宽2米有余的以团龙为主要图案的真丝织品,堪称该寺的珍品。明永乐年间和宣德年间铸造的双龙戏珠的钹以及万岁圣旨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该寺大殿中还供有三座肉身灵塔。
离寺庙约500米处,有一座被称为泽培公波切的塔,呈四方形,底宽36米有余,高约25米,从外形看,塔内六层,实际内部只有三层经堂可绕塔观赏。每层塑有大小各类佛像。该塔稳重挺拔,气势雄伟,造型独特,它是昌都最雄伟、最高大的佛塔之一。
多拉神山
多拉神山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以东一公里的川藏公路旁,是西藏昌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令人敬仰的神山圣地。多拉神山的众多岩石都被刻上了六字真言和经文。石刻规模之大,书法、画功艺术造诣之深,在青藏高原都非常罕见。
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原的人们,他们自由安适热爱大自然美好的一切,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美丽和坚贞吉祥的象征。将白色的小石头堆在一起,便成为神圣的玛尼堆,多拉神山上也多有这些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的玛尼堆。多拉神山上还有为数众多的石刻经文和石刻画像,这些陈凝在久远历史中的美丽遗迹,有的已严重风化失去了人工雕凿的痕迹,显得浑然天成,被人们喜爱和膜拜着。
在藏族同胞的传统习俗中,牛角和牛头骨都是祭神的重要祭品,凡是有玛尼堆或经幡的地方,一般都会看到它们。
更让游客心动的是,走进山里,只见满山遍野,大小不一的山石上自然形成的石刻画,与信徒刻上的佛像、六字真言等相互交错,令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在这自然的石刻艺术中,震撼得忘乎所以。
多拉神山山口的寺院规模很小,但也有让人难忘之处,就是寺院后墙上悬挂的一只作为祀神祭品的黑山羊,它增加了这座小寺院的威严和神秘感。
传说多拉神山的一块刻着经文的山岩上有一个小洞,有福气的人会从洞中摸出羊毛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强巴林寺。
同卡寺。
多拉神山上的石刻。
(本版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