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国立拉萨小学的前世今生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西藏教育》    记者 周爱明
分享到:    

1

1948年,拉萨小学校长邢肃芝(左起第七腰间佩枪者)应邀赴尼泊尔访问前与学校教职员及部分家长合影留念

3

1946年的拉萨小学校园

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府派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同时与西藏噶厦政府协商,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交通部拉萨无线电台、中央气象测候局拉萨气象测候站、国立拉萨小学。

噶厦政府虽同意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拉萨办小学,但对于校址、校舍则不予协助解决。驻藏办事的参议蒋致余多次与噶厦官员磋商,都被对方以种种借口推倭,或口头承诺而无实际行动,以致延误了三年之久。后来办事处与噶厦政府的翻译官马和堂商议,暂时借用他的三间房舍(约50平米)作为课堂,于1938年夏末,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勉强招生开学。

“国立拉萨小学”这所临时小学的校址在“强则岗”,房名叫“生呷叶”,有五六十名学生,汉文教员是驻藏办事处的职员李玉堂、李耀南,气象测候所所长曹巽,阿文教员是马延福阿訇。汉文课初学汉语拼音字母、千字文。因房屋过于窄小,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又处在闹市边缘,也没有足够的经费修建校舍,尤其可虑的是,这时候受到外界的干扰,凡此种种,不得不于1939年将校址迁到驻藏办事处二楼。

第一任校长由办事处参议蒋致余兼任,后由拉萨电台台长张威白接任,开始时教员几乎全部是由驻藏办事处的官员兼任。最初在校学生不到100人,主要是回族和汉族,藏族学生很少;课程设置有藏文、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公民、常识、音乐、图画、体育、习字和阿拉伯文等。藏文和阿拉伯文由喇嘛、阿訇分别任教。汉文课本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委任王信隆任拉萨小学校长。他到任后,调整了师资结构和课程设置,并根据民族和信仰的不同,分别设置了汉文、阿拉伯文和藏文三个班,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校学生人数增至150多人。

1946年,邢肃芝任拉萨小学校长时,学校的经费已增加至10万卢比(印币)以上,教员师资也提高了3——4倍,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除修建了操场、礼堂等各种文体设施外,还增设了特别班和幼儿班,在校学生人数近300人,教职员工有20余人。学校还制定和颁布了物质奖励和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帮助救济家境贫寒的学生。

1949年,国立拉萨小学停办。

除创办拉萨小学外,国民政府还特别补助印度大吉岭和噶伦堡两所中华小学,使其能够吸收藏族子弟入学,为以后到内地升学创造了条件。据记载,1947年大吉岭中华小学有藏族学生20名,噶伦堡中华小学有藏族学生35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