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乾隆年间的西藏保卫战(四)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网    记者 戴逸
分享到:    

四、粮饷筹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系军事常识。这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战争离内地遥远,山高水复,天寒雪深,粮食供应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按规定:台站每兵日给口粮八合三勺,或改发糌粑一斤,出兵三千人,月需口粮七百五十石,如是征调、战争,尚需另加粮食。这些粮食在内地购买,固甚容易,如要运到西藏,就困难重重了。“川省距藏遥远,在羊肠鸟道,雪岭冰山,内地之粮,断难运送。即自打箭炉运至察木多,路隔三千余里,乌拉驮载,需费既繁,若令便人携带,所运无几,积贮之道,仍属无益”。据四川总督李世杰说:每粮一石,内地购买粮价只需银一、二两,但从打箭炉运粮入藏,每石运价高达二十六两八钱。縻费太大,西藏的军情固然紧急,而从内地购粮运藏,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唯一的办法是在西藏就地筹粮。中央政府要在西藏征购大批粮食,这是破天荒第一回,西藏的官民僧众,俱怀疑虑。名为购买,但粮价能否给发?能否公平?将来会不会赖账?因此就地购粮的阻力很大,西藏噶布伦声称:“本处俱系山地,可种之田甚少”,“外来米粮又少,实不能办理”。驻藏大臣庆林、雅满泰在西藏官员僧人的怂恿下,也主张从内地运粮接济:“查西藏系极远边疆,所有驻防绿营官兵口粮,向例按价折给盐菜银两,办理在案,该处军民俱向唐古忒等买糌粑面食度日。今唐古忒闻科尔喀抢掠之信,商贩日渐稀少,而现调成都兵三千名不日陆续可到,若不于内地备用口粮预筹接济,则兵丁至藏之后,仍行给放钱粮买办,必致掣肘”。乾隆帝虽届耄耋之年,但在某些问题上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拒绝了噶布伦和驻藏大臣的意见,坚持就地采办粮食。既然出兵是为了保护西藏地方,西藏地方政府自应协助解决粮食供应。他首先要求从达赖和班禅的仓库中调拨粮食,若无米面,即用青稞糌粑,兼购牛羊充食。调拨的粮食牲畜,全部给价购买。谕旨中说:

“此事朕为达赖剌嘛、班禅额尔德尼及藏内人众,特发内地之兵。唐古忒等理应感激,急筹办理兵丁粮饷。乃噶布伦等竟以不能办理为词,庆林、雅满泰又不能恺节晓示,令其感悟,仅与粮饷官员转商交办,伊二人无能极矣。况兵丁并非专需米石,凡麦面牛羊等物,俱可作为口粮。……著庆林、雅满泰即以大义,明切晓示,严催办理”。

在皇帝的严厉催促下,动用达赖剌嘛仓库中青稞麦四千六百石,制成糌粑,可敷三千士兵四个月口粮。又动用班禅仓库中青稞麦二千四百石,已敷军队半年之需,此外,还购得牛一千六百头,羊一万一千五百口。

粮食供应已圆满解决。可是一些官吏总是望风承旨,无事生非。驻藏大臣庆林、雅满泰本来不主张在藏购粮,看到皇帝坚持就地采购,误解皇帝是吝惜军饷,竟劝达赖、班禅捐助。他们称“此项麦面牛羊俱系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预备拨给,并非官买”。乾隆帝极为恼怒,斥责他们“尤属糊涂”“未将给价采买之处,善为晓谕,惟知催令速办,等于纷纷搜刮”,“从前屡降谕旨,交伊等动项采买,断不可稍有抑勒,明白开示,至再至三。今即由达赖剌嘛、班禅额尔德尼商内(按:即仓库)办出,自应一面动支,一面按数给价。乃雅满泰尚称非由官买,是直欲勒取耶?朕特派官兵前往,原系拯救生灵,奠安卫藏,岂可因接济军粮,转使惠爱之心,反成扰累之事”。

粮食供应是进军西藏的最大难题。清朝中央和西藏地方协力共济。地方出粮出夫,清朝按价付银,且出价稍高,故粮食供应尚为踊跃,使入藏部队的口粮得到了保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