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的松赞干布纪念馆
纪念馆内陈列的松赞干布像
没有人能说得清,到底是一代藏王松赞干布的举族迁移成就了拉萨河“母亲河”之名,还是丰美的拉萨河造就了一代藏王和他强大的人民,两者关系实难分辨。而在“王的出生地”,人们却可以窥见一代藏王的成长,与他从雅砻河谷到拉萨河畔的迁移轨迹。
公元617年,松赞干布诞生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的强巴敏久林宫,以前这里叫作甲玛赤康。今天的强巴敏久林宫已经修葺一新,全面扩建成了松赞干布纪念馆,关于松赞干布到底是第32代藏王还是第33代藏王,许多古籍互相冲突无法定论。
过甲玛乡政府再往里面前行,远远即可看见纪念馆上的碉楼高高屹立在一条宽阔的山谷里,而山谷旁边的山上竟然有三座白塔。在松赞干布纪念馆工作的扎西措姆正在织毛衣,这是一位漂亮的藏族女孩儿,看见有人来,她忙站起身来迎接。据她介绍,松赞干布纪念馆的一楼分为三个展厅,分别记载了松赞干布创立的丰功伟绩。
而这位伟大的藏王,也正是在这里,从一位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一代藏王,并将生活在雅砻河谷的部落同胞们,带到了拉萨河畔。
沿袭
公元7世纪初,雅砻部落第31代赞普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渡过雅鲁藏布江,在内应的帮助下,成为整个拉萨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沟,在这条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里。此时,朗日松赞仅夏秋之季在此居住,冬天则回到离此不远的桑耶寺,甲玛沟至桑耶寺的这条古道遗存至今。
在松赞干布纪念馆一楼左边的展厅里面,展出的是吐蕃时期的一些兵器盔甲。松赞干布在这座宫殿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但是幸福安乐的日子在他13岁的时候戛然而止,从此历经战火纷飞。
从历史文献之中我们得知,公元629年,他的父亲朗日松赞被人谋害,刚刚统一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外族也趁势入侵。他以13岁的年纪挑起重担,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率领臣属,跨上骏马,从强巴敏久林宫出发,驰向拉萨。
萌芽
纪念馆左边第二个展厅则是松赞干布和诸大臣议事的雕塑,预示着拉萨城的建立。那时候,拉萨河还叫吉曲河,意思是欢乐幸福之波;拉萨也不叫拉萨,而是叫吉雪沃塘,意思是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牛奶坝子没有鲜美的牛奶,只是一片荒原。
纪念馆外面有一眼泉水,据说松赞干布从此泉得到了在拉萨建城的喻示。因此他无论行军打仗,还是和议会盟,都会特意在吉雪沃塘停留三天两日。实际上,松赞干布早就看上了这方水土,谋划着统一雪域高原后,在这里建立一座永久的王城。因为这里有适合于人类居住、方圆几十公里的盆地,更有吉曲河从东到西滚滚流过,提供了无尽的水源。河的北岸有红山、铁山、磨盘山,3座岩峰拔地而起,像雄鹰展翅,又似狮子跃空,如同3座天然堡垒。而且这里交通方便,地理适中,东邻大唐,西通波斯,南面是印度和尼泊尔。
甲玛沟离拉萨城有60多公里的路程,在古时,快马不到一天即可抵达。松赞干布在勘察新城的时候,在今拉萨市纳金乡发现拉萨河分成两股河道,河水弥漫在两股河道之间的草地上,形成很多沼泽和河滩,他命令大臣征集周围的军民百姓,修筑堤坝,堵塞北面河道。拉萨河的主流便顺着南面山坡奔流而去,使北面大部分地方变成干爽平坦的陆地,以后的拉萨城就建立在这片土地上。他还发现,无论是吉雪沃塘坝子还是南北两侧的山沟,都是土地肥沃、牧场优良,便命令娘氏等几家贵族把自己的部分奴户,迁到这里来开垦田地,放牧牛羊马匹。现在拉萨北郊的娘热乡,就是当年贵族娘氏移民定居所在,这个名字从松赞干布时代,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经过吐蕃君臣仔细查看、周密规划、兴建水利、移民垦殖之后,拉萨城,始建。
源流
纪念馆一楼的第三个展厅则全部是松赞干布时代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吞米·桑布扎创立藏文,在展厅中这点着墨尤其厚重。在展厅右边专门开辟出一块反映藏族同胞们学习藏文的“教室”,竹笔、习字板、墨水等一应俱全,藏族小朋友们在练习之初一般都用习字板,拥有一定的书写功底之后才允许用纸。
在此期间,松赞干布还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定律法,启用贤臣等。终于结束了各个部落自成一派的政治形势,巩固了吐蕃王朝。
而他的功绩还远不止这些,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藏汉文化互通。吐蕃王朝正是因此才屹立高原几个世纪,藏文化也正是在汲取了汉文化之后,臻至大成。
据扎西措姆介绍,松赞干布的儿子过世得较早,因此孙子芒松芒赞即位称第34代赞普,而第32代以及本该属于松赞干布儿子的第33代赞普的名号,则都落在了松赞干布身上。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