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走进“红河谷”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江孜的闻名是因为它的抗英历史。一部取材于西藏军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电影《红河谷》,让这座海拔4000多米的古城闻名遐迩。

1903年12月,英国侵略者借口边界问题,派出用先进武器武装的万余名侵略者,对我国的西藏发动了第二次侵略战争。作为拉萨的门户,3000多名藏军奔赴前线,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在曲米新古、乃宁、江孜等地先后与英军展开了3次血战。

历史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江孜保卫战虽然时隔近一个世纪,但西藏军民英勇抵抗外侮、誓死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气概,至今仍铭刻在那高高矗立的炮台废墟上。

在江孜抗英纪念馆的玻璃柜里,藏军的铅弹,英军的炮弹和子弹,无声地展示着当时双方力量的悬殊。但胜利最后总是属于正义的一方。一大串羊毛织就的抛石器,证明了西藏军民的智慧。这种物品在藏语里叫“吾多”,平时是用来赶牲畜的家什,在抗英斗争中,它成了一种让侵略者胆寒的武器。当时的一首民谣流传至今:“白细羊毛为料,所编九眼‘吾多’,我从正面打起,正中敌人鼻梁。 ”英军尝到了“吾多”抛石器的厉害。

一尊名为“黄色两兄弟”之一的山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史料记载,这门在抗英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山炮,曾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上面刻着的汉字证明了这段历史。

海拔近4200米的江孜宗山城堡之上,古炮台巍然屹立,仿佛仍在忠实地守卫着美丽的“红河谷”。仲春时节山野里即将绽放的鲜花,是献给英烈们的奠礼。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