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弘扬江孜爱国主义精神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    记者 李国柱
分享到: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国西南边疆的重要屏障,是保障我们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沿;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藏民族和西藏的其他各民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西南边陲、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千百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与祖国内地各族人民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自近代以来以江孜抗英爱国斗争为丰碑的抗击帝国主义入侵、反对民族分裂的英勇斗争中,锤炼出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凝聚西藏各族人民致力于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世纪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的要求,大力弘扬江孜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孜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脉络与时代背景

热爱祖国,反对民族分裂,反抗外来侵略,是西藏各民族千百年来与祖国内地各民族进行交往及共同抗击外侮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优良精神传统,江孜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植根于这一优良精神传统的历史土壤之中。公元七世纪,正值祖国中原强大的唐朝建立初期,吐蕃王朝通过王室间联姻、会盟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唐朝广泛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西藏各民族与我国中原地区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组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历史基础。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11个行省之一,正式归入祖国版图,这是西藏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的必然归宿,也是曾经饱尝分裂痛苦的藏族人民渴望统一、追求和平的结果,是藏族和各兄弟民族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此之后,西藏一直处于祖国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西藏各族人民同祖国内地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十三世纪,外国武装力量曾两次企图从喜马拉雅山处侵入我国西藏地区,都遇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侵略军全军覆没。1788年和1791年,统治尼泊尔的廓尔喀族派兵侵犯西藏边境地区。清朝政府派满、汉、蒙、回等各族官兵进入西藏,在西藏各族人民支持下,英勇杀敌,1792年将侵略军全部驱逐出境。这次祖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反击入侵者、保卫国土的正义战争,增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加强中华民族团结的内聚力。江孜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西藏各族人民在与祖国内地各民族日益密切的联系中形成对祖国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江孜抗英爱国斗争,是在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扩张的国际环境和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国力衰弱的国内背景下爆发的。西藏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祖国同命运、共存亡。近代中国由于国力的贫弱和封建专制政权的腐败无能,包括西藏在内的领土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面临被瓜分、肢解的厄运。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和灾难的关键时刻,西藏各族人民同入侵的帝国主义列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1904年江孜抗英斗争,是集中地体现西藏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可歌可泣的壮举。面对用快枪、大炮装备起来的残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西藏各族军民以火绳枪、大刀、长矛、石块进行顽强抗击,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宁死不屈,以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使帝国主义凭武力征服、吞并西藏的阴谋破产。

 

二、江孜爱国主义精神的深长内涵

抵御外侮、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是江孜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祖国边疆、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西藏各民族人民在江孜抗英斗争中对外国侵略嫉恶如仇,誓死抵抗,血战到底,英勇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形成了保卫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和同为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感,培育出西藏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无比之爱和深厚之情。早在1899年,作为英帝国主义殖民地印度的总督寇松曾经写信至十三世达赖,企求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进而实现使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图谋。这一政治阴谋被西藏地方政府及十三世达赖识破,并予以坚决抵制。1904年,在江孜保卫战中西藏各族人民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江孜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了藏民族勇敢坚强、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优良精神传统,在中华民族史上谱写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藏民族素以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著称于世。在1904年江孜保卫战中,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英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猛烈进攻,坚守江孜堡垒的西藏军民众志成城,英勇顽强,在弹尽粮绝后仍用石块或徒手与敌人殊死搏斗,进行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抵抗,来不及突围的抗英壮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这种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是藏民族精神的脊梁,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促使藏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近代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反分裂斗争中弘扬江孜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出的共同思想感情。自从十七世纪西方殖民主义染指西藏开始,西藏各族人民同西方列强的文化和经济渗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英帝国主义是所谓“西藏独立”的始作俑者。它在采取军事入侵、政治威逼等手段将西藏变成其殖民地的企图失败后,英帝国主义策划并煽动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制造“西藏独立”的政治阴谋。西藏广大爱国主义者发扬光大江孜爱国主义精神,同帝国主义及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继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了“西藏独立”的政治图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程中,西藏各族人民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弘扬江孜爱国主义精神,同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行径进行不懈斗争,自觉维护祖国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营造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局势稳定、边防巩固的良好环境。

 

三、努力弘扬江孜爱国主义精神

在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体现时代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我们要珍视和把握西藏四千年文明史中不断磨练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不断创新、丰富江孜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纳入西藏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贯穿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之中。要把西藏各级各类学校作为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加强和改进西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应当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信念,成为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合运用各种传统性和现代化的手段,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成为激励西藏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西藏各族人民中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援西藏标志性工程、节庆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同时应该运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西新工程”等建成的广播电视和正处于发展中的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强化国家意识,升华爱国情怀,提炼报国斗志,增强民族素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