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一百多年前,英国为了获取殖民贸易利益,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西藏。西藏人民的无畏与殊死抗争,清政府的破败与懦弱忍让,已深深烙入中国近代历史血与火的篇章之中。那慷慨与屈辱交织的一刻,多少年后,人们都没有理由忘却。
掠夺资源
18世纪后半期,在英国发展殖民贸易的过程中,印度成了连接英国与亚洲的大市场。当时控制印度的殖民机构是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通过商业竞争和武力角逐,至1765年,东印度公司已驱逐了在印度半岛上的其他欧洲竞争对手。野心勃勃的东印度公司继续向北扩张,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及其毗邻的尼泊尔地区。
瑞士学者米歇尔·泰勒在《发现西藏》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早前他们(英国殖民者)对于西藏还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了解的话,但是有三样东西却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即在制造瓷器和玻璃时用作除垢剂的硼砂、喜马拉雅山的羊毛织品,最后是黄金。”
英国对西藏资源的垂涎由来已久,早在1644年2月27日东印度公司高层与伦敦方面的通信中,就谈到了西藏是硼砂的主要来源地,希望能垄断硼砂的出口;当时的英国探险家贺尔德希还曾表示:“不容怀疑,西藏的许多财富都在这里(西藏东部)——所谓财富并不只是某些原始粗野的手工艺术品,而主要是无穷的矿产。”
1768年2月16日,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向孟加拉总督发出指示:“希望你竭尽所能获取有关能否打开与尼泊尔的贸易,以及其他英国商品和布匹能否经此路线运抵西藏、拉萨和中国西部的情报。”此外,由于广州的“一口通商”限定使英国对华贸易一直都是逆差,英国也企图在将西藏变为英国商品的销售市场、掠夺西藏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欲将西藏作为通往中国内地的一个跳板。
窃取情报
为了获取所谓的“通商情报”,1774年5月,首任英国驻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任命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为特使,前往西藏。
临行时,黑斯廷斯指示波格尔,探察队必须查明拉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大片土地和交通情况,以及孟加拉到拉萨、拉萨至附近各地区的道路和居民情况,并设法缔结孟加拉与西藏之间的商约,争取在拉萨设立英国商务代表机构。1774年11月,波格尔到达日喀则,拜会了六世班禅,送上了黑斯廷斯的信件和礼物,请求班禅为他“疏通”关系,以便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一个地方性的通商条约,允许英国人自由出入西藏做生意。但这个要求遭到了班禅的拒绝。1775年4月,波格尔一行离开了西藏,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是阻止我前进的绊脚石。”
1783年,为了挽救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危机,黑斯廷斯派遣塞缪尔·忒涅沿着波格尔的老路,再次潜入西藏。忒涅在扎什伦布寺住了3个月,签订商约的企图依然毫无结果。与波格尔一样,忒涅同样未能进入拉萨,甚至在日喀则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1783年12月,碰了一鼻子灰的忒涅悻悻而归。
尽管波格尔和忒涅的前后两次入藏探查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们获得了大量有关西藏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的重要情报。尤其是忒涅,在逗留西藏期间,忒涅利用自己所携带的测绘仪器,首次测绘了他所经过的入藏路线,为英军日后入侵西藏提供了资料。这更加刺激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野心。
发动战争
印度在英国殖民地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确保能长期稳定地在南亚次大陆获取经济利益,英国人提出了“拱卫印度安全”,核心内容包括:三个缓冲区、两个同心圆和一个内湖。“英国管理下的西藏”,便是这三个缓冲区之一。1865年,英国把不丹也纳入英国殖民势力的范围。虎视眈眈的英军已经距西藏咫尺之遥。
沙皇俄国此时正在为实现南下印度洋战略积极活动,侵略矛头也直指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沙俄的举动对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构成了一定威胁。英国人迫不及待地寻找进入西藏的时机,此时发生的“马嘉理事件”正好提供了机会。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通往内地的路线。驻北京的英国使馆派翻译马嘉理前往接应。1875年2月21日,武装探路队在腾冲蛮允山寨与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开枪打死多名群众,愤怒的山民将马嘉理及其随员击毙,将探路队逐回缅甸。
事后,英国立即给清政府施加强大压力。1876年9月13日,李鸿章被迫与英国公使威妥玛签订了《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除“赔款”“谢罪”外,还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
1884年开始,英国多次派武装部队在西藏边境集结,并于1888年3月发动大举进攻,藏军英勇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加之清政府软弱无能、指挥失当,藏军最终失败。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至此结束。
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了《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英国侵略势力伸进了西藏。
首任英国驻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
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结束后,亚东被开为商埠。图为亚东老海关遗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