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两千多年的诗歌文脉绵延至今,不曾断绝。端午节,亦被称作是“诗人节”。1939年夏天,老舍等人公议以每年端午日为诗人节,1941年端午节,第一届诗人节举行。老舍、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53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既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也是对诗歌传统的建构,更是对诗意在现实人生中重要性的确认。人人皆诗人,诗人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诗人的端午不放假,我们来读诗。
窗外,不规则的世界
李素平(诗人)
褪色的画布。几幢楼房
像堆绣,绣出不规则的角度
上方,颜色有些摇晃
时间,调和着藏青和土黄
以及深藏在画布背后的宿命和期望
时间的厚度,无从测量
但,历史却可以
历史的深度,无从测量
但,人生却可以
人生的长度,无从测量
但,感情却可以
感情的热度,无从测量
但,心跳的次数却可以
涂抹一点阳光
黑白画,生动鲜活起来
重复和超越,是世界唯一的规则
我们,都是规则的奴隶
我们的灵魂,依附在规则的车轮上
无休止地前行,但我们
却永远见不到制订规则的人
结构很重要,内容很重要
角度很重要,色彩很重要
但与美相比,它们都不重要
美,已经瘦成骨架了
说不准,还得骨架以外去寻找
窗户很小,却框住了整个世界
心在西藏
张文恒(作家)
和一片苇叶安静对视
站在风口,说一样的空
来吧,屈大夫
一壸楚地桂酒,秭归粽香
伤心莫唱《离骚》
可朋友啊,如今
天空是否敞亮
那么多魂,翻着鱼肚白
日子,近而远
只要还有一个苦难
便誓不上岸
乘一片艾叶,走远
遗落湿漉漉的诗魂
盈香江岸
流了千年
一次次回家
一回回梦里见到她
高原这片水土
心总在胸膛涌
一次次醒来
一缕缕花香满庭院
江河圣湖溪流
心总在水中游
一次次攀爬
一道道沟坎迷茫茫
祈祷民风淳朴
心总在路上走
一次次仰望
一阵阵胸膛敞又亮
如洗蓝天白云
心总在天上飞
一次次怀想
一天天在高原追梦
无论走到哪里
心儿总在西藏
玛吉阿米
田勇(诗人)
如果,那一夜的拉萨
迷失了月光
请你将青稞种撒在我深陷的眼窝
我会用整世的泪水
将它滋养
如果,那整世的泪水
停伫不了你远行的足音
请你将我跟纯净的酥油融在一起
我会望穿双目
在来生等你
如果,那纯净的酥油
点燃不了你的一丝柔情
请你用洁白的哈达将我和雪山
连在一起
我将剪断呼吸
吻你,在前世里
端午节,纪念或者远行
陈跃军(诗人,《格桑花开主编》)
童年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一盆,一年才能吃一次的糯米
几颗,红得让人心醉的大枣
一把,带着泥土气味的花生米
几片,带着露水的芦苇叶
再加几勺白糖,就是我们兄妹们的美餐
母亲做的雄黄香囊,是我们的护身符
放学路上拔回来的艾草,是辟邪的利器
麦浪荡漾,麦香四处飘散
小溪潺潺,青蛙自言自语
我多么希望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
读书时,知道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诗人
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招魂
为什么举世皆浊我独清,为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
怀才不遇,那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和无奈
两次流放,那是一份怎样的悲苦和凄凉
慷慨赴死,那是一份怎样的勇气和豪情
问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朽的诗篇是永恒的纪念碑
流传的故事是伟大的墓志铭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溪干涸了,芦苇消失了
大米没有香味,红枣色如妖娆的口红
花生米被阉割,艾草千里难觅
劣质但不愁变质的高价粽子穿着漂亮的外衣
在超市货架上展示着它臃肿难看的身材
钢筋混凝土囚笼里没有丝毫自然气息
我顶着空空皮囊行走在人世红尘中
我想大喊、想诅咒甚至谩骂
但泪如雨下,这一切无济于事
一次次,我哭世界、哭人类,也哭我自己
我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我再也恢复不了的单纯和真诚
我再也无法拥抱的梦想和激情
我一直在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
我不停在上下而求索地努力
每个端午节,是一种怀念
也是又一次远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