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云上的日子——西藏手绘旅行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豆瓣、当当    
分享到:    

3.1

作者:苏三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2-1

编辑推介:

作者苏三所见到、感受到的西藏,是一幅长长的关于雪山、牧场、大湖、荒原的画卷,是纳木错瑰丽的日落、林芝秀美的小村落,是南迦巴瓦峰的惊鸿一瞥……

是博大精深的宗教与寺院文化,是寺庙里亲切博学的喇嘛和盛放的格桑花,是顶着风雪、磕着长头去朝圣的藏民、是旅途中或帅气、或憨厚,或可爱的游伴,是石锅鸡、酥油茶,青稞面、牦牛肉……的美味,是在大昭寺前晒太阳、在客栈里DIY下午茶的惬意,是三天爬四座山的疯狂,是在深秋的寒风中数着星星泡温泉的浪漫……发现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一路走来均是兴之所至,又都充满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段飘忽的、随性的、云上的日子,《云上的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西藏的美好,旅行的快乐。

书摘:

酥油的颜色很像西方的黄油,看起来十分诱人,是藏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牧民将奶汁稍微加温,倒人大木桶中上下用力抽打数百下,直到水油分离,将上层漂浮的黄色脂肪质捞起冷却,就是酥油了。但是牧民们现在都改用现代化的制作方式了,就是用洗衣机来打酥油,是不是很聪明?酥油是高热量的食品,藏族人用来打酥油茶,和糌粑。想要吃正宗的酥油,还是要去牧区或乡村,拉萨的酥油就不是那么纯正。

干奶渣串

奶渣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后,将剩下的奶水煮沸后冷却,形成酸奶水,滤水后就是奶渣了。这种干奶渣块奇硬无比,堪比石头,藏族人是当零食来吃的。有个老太太送了我一串,我10分钟也没咬掉一块,只好放弃。老太太却已经“嘎嘣嘎嘣”吃了一串,这牙口也太好了吧。在牧区,节日时藏民也会把这样的干奶渣块挂在脖子上,好像哈达一样,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评论: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初入西藏好奇又懵懂,还要忍受高反的折磨,慢慢地随着旅行的深入与持久,高反消失,对西藏不再是猎奇式的向往,深入西藏的大街小巷,俨然成了一个西藏人。从开始约驴友一同出行,到和藏族人交上朋友,一个人去泡只有藏族人才会去的温泉,简直是一个强驴的成长史。作者的手绘非常打动读者,是一本让人读完之后,确定自己有朝一日真的可以踏上进藏的路的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