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如果你的旅行正逢节日或喜事,那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今,青藏高原的节日不仅有传统的民族宗教节日,也有新时代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些纷繁多姿的节日,正以一种喜悦而热烈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雪域高原的精神文化、社会文化和物质文化。
让我们随着青藏列车,一路走,一路看,亲身感受着雪域高原的节日盛宴。
西藏那曲赛马节:草原上的至高荣耀
同世界众多游牧民族一样,藏族和马情深意长。传说中马是天上的神鸟与地上的猴子(一说为湖中大鱼)结合而生。纵马扬鞭之时,确有御风飞行之妙。牧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对马的浓郁情感,那即是对马的神圣化、神灵化,认为马能决定部族命运和部族领袖。在藏北,牧人们深知拥有一匹好马的意义,和人一样,马需要荣誉,所以,赛马节也可以说成是马的节日。
一年一度的那曲羌塘草原,每年公历8月份数以万计的藏北各地牧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齐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饰物,带着青稞酒、酸奶子等各类食品以及图案美丽的帐篷、热卡,骑着马儿从花海似的草原各处一路踏歌而来,四面八方涌向赛场。一座座帐篷一夜之间便挤满了那曲赛马会场四周,直至连成一片蔚为壮观的“城市”。无论从哪方面而言,8月赛马节时的那曲是最为喜庆和热闹的。
正式比赛之时,虔诚的骑手们都要先绕着巨大的焚香台转圈以示敬意,接受德高望众的喇嘛的祝福。这可以看作是英姿勃发的骑手和披红挂彩装扮一新的参赛马匹的亮相。赛马道两侧观众的呐喊与喝彩声,在催马疾驰之中轰天彻地似的响成一片,历久不绝。这是粗犷豪放的牧民们与天与地最为热烈的情感交流。
赛马冠军往往能得到一匹马或者相当一匹马的奖励,当然他更多的是获得荣誉,人们所献的吉祥哈达会将他和他的赛马淹没。同部落或者牧场的人还会把他抬起来,牵着优胜的马在节日的人海里欢呼游行。他和他的马将很快名传藏北,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贵宾似的款待。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牧民的节日盛装,特别是少女和中年妇女的穿着,她们大多着华丽昂贵的藏袍,头上、颈上、手上、腰上到处挂满了饰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恰青赛马会上,整个羌塘草原的骁勇与彪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白云和蓝天之下,那像珍珠一样撒落在草原上的顶顶帐篷,那像金子般清脆亮丽的阵阵歌声,以及格萨尔传说与现代流行歌曲融洽相伴的种种和谐……
拉萨雪顿节:佛光普照拉萨城
有着浓浓酸奶气息的雪顿节是圣城拉萨最受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追捧的节日。藏族人称呼雪顿节为酸奶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乃宴之意,“雪顿”即酸奶宴会。
雪顿节是从清晨的哲蚌寺拉开序幕的。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出来的时候,哲蚌寺的瞻佛仪式就开始了。瞻佛又称亮宝。瞻佛的山,几乎所有的信徒都会早早聚集在山上,天还没亮,已有数万人聚集在山谷中,等待瞻佛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的天空呈现为金色,山谷里响起了凝重庄严法号的声,煨桑的烟升起,这时一排身着绛红色袈裟的喇嘛们抬着一幅500平方米用彩色丝绸织成的巨大的唐卡佛像从哲蚌寺里走向展佛台。当佛像缓缓挂上展佛台,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慢慢展露出来,这时,第一缕阳光正好照耀在佛像上。见此,人人纷纷涌向佛像,虔诚地顶礼膜拜,将祝福的哈达抛向佛像。
藏戏作为另一重头戏,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藏戏表演的场地被人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再远一点的人们就坐在草地上、树荫下,边过着林卡,边远远地听着一段段悠远的藏戏故事。
另外,藏族人民对于过林卡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每逢雪顿节的七天,人们带着卡垫、帐篷,背着青稞酒、酥油茶以及各种藏式点心,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很多藏族人一边听着藏戏,一边摇着手中的转经筒,或是捻动佛珠。在罗布林卡的草坪上、挺拔的白杨树下、美丽的拉萨河边,都可以见到身着艳丽服装的藏族群众,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享受着夏日的节日氛围。
如今,雪顿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雄赛马会、纳木错徒步大会等特色项目也都成为了雪顿节重要的环节。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