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拉萨的坛城》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原著:大昭寺比丘尼玛次仁,译者:道帏·才让多杰。该书在大昭寺比丘尼玛次仁精彩解说的基础上,参考各种相关的文献资料解析大昭寺的完整面貌,并插入大量珍贵图片和脚注将大昭寺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
佛教认为宇宙中心是地球,地球的中心是印度金刚座。因为此地为佛教传播和发扬之地。藏传佛教将拉萨视为宗教和文化中心,喻为佛教坛城,而大昭寺为整个藏传佛教的中心,乃坛城中的坛城。此为大昭寺:拉萨的坛城应运而生的良好缘起。
大昭寺是公元七世纪中叶即647年,吐蕃第三十三代法王松赞干布时期修建,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松赞干布时期,整个藏地形似一仰卧的罗刹魔女,而原为大片沼泽地的拉萨中央,有一湖泊恰好是女魔心血聚集之地,在此填土以堵塞其血脉,并建寺镇之。法王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入藏时各自带来两尊“觉沃”等塑像以及佛经、医药、历算等典籍。为了供放这些殊胜的珍贵佛像、佛经、佛塔,松赞干布先后修建了“拉丹追贝祖拉康”和“加达绕木切”,即大昭寺和小昭寺两座佛殿。此后为了弘扬佛法、不同宗教无分别得到发展,吸收婆罗门教、苯教等的文化,汇集吐蕃和唐朝、尼泊尔的建筑文化风格,并借鉴其他民族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荟萃各方文化技艺的大昭寺。
该书内容包含修建大昭寺、吐蕃与唐朝和尼泊尔联姻、创制藏文、建立吐蕃王朝和发扬吐蕃文明等历史,并且对大昭寺现存的佛像、佛塔、佛经、壁画、雕刻、建筑、宗教文化节日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并穿插了大量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将大昭寺的文化历史展示得淋漓尽致。
资料来源:文/图道帏·才让多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