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爱情为什么不能永恒?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分享到:    

7.1

“男女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大家都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却少有人能仔细去体会话中的误解是误解了什么,了解又到底了解了哪些。

许多时候,我们所谓的误解与了解,指的都是对所爱对象条件的认知。然而,这句话若只放在这种层次来看,就未免浅了些,更深地说,误解或了解主要的关键指的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到底我们要的是什么?多数人对这其实并不那么清楚。

生命学问中,了解自己是个最中心、也最难解的课题。所以唐代百丈禅师在人家问到“何谓宇宙间最奇特的事”时,所回答的竟是“独坐大雄峰”。这个答案除了直取当下,显示朗然乾坤之外,也意指对自我的掌握才是入道与否的关键。修行,在某种意义下,正是一种趋向更“自知之明”的体会。

这样的观点放在爱情上更为明显,从初始的盲动转成最后的道别,许多人在此时才体会到“我要的并不是这些”。不过,就生命或禅的立场,这还不够,有心人应该可以再逼问一句:“我所要的真对我那么重要吗?”

不错,这句话才是使爱情可以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转机。想想,茫茫人海中,你如何去找到你生命中“应该”要的那部分,而真遇到了,他(她)又一定会是你最好的选择吗?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因了解而分开”,在此,每个人似乎都注定是爱情路上必然而永远的挫败者。

事情当然可以不是这样,生命的轮转其实就是在承受中产生自我的创造,而这也正是我们不赞成轻易“抛弃旧爱,寻找新欢”的理由,因为那是注定要永远挫败的。

佛家所讲“随缘作主”的“随缘”,其实并非“逐缘”,而“作主”的真义更在于承担后的创造。

(作者:林谷芳)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