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西藏的孩子之一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敖超
分享到:    

小六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在读大学期间,在宿舍里排行第六而的来得。

他大学毕业自愿要求来到我们这座城市,分配在一家报社做了摄影记者,小六这个名字也随着他来到了这座城市,不久许多人就知道大名鼎鼎的小六了。

一次朋友相约泡吧,酒酣之后谈起了儿时的梦想,小六说他从小就梦

想长大做一名记者,见我们不语,他就调侃地说做记者多好呀,祖国的大

好河山不用自己掏钱就能跑他个够。我们听了他的这番话后只是淡淡地笑

笑,小六见自己的话没出彩,他就给我们讲述了他第一次下乡的一段故事。

他说他第一次下乡是和社里的一名资深老记去采访一个村的致富经验,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还真不知乡下摸样,当然电影电视里没少见,真正身临其境还是第一次,任务下来后整整激动了一夜没合眼。第二天越野车在天高云淡下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好奇的他连眨眼的功夫都顾不上,见什么景色都大惊小怪的,惹的老记一脸的不高兴,身子往后靠背一斜鼾声就传了出来。小六盯着车外的景色,心里还无比为老记失去欣赏这一路美景而遗憾。

到了目的地,正直当地丰收在即,村里正为欢庆丰收过一个叫望果节的节日,他们和村领导先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后,村长又带领他们走访了几个致富典型户,村子里一片欢歌笑语,他们走到那里,那里就有欢快的歌声和浓烈的美酒,老记完全溶入这个欢腾的气氛中了,只是小六紧紧抱着他的尼康相机,老有一个拍不够的样子。先是一个年长的阿妈,拉住小六指了小六的相机,又指了指自己和她新盖的家,小六明白她是想在自己的新房前照张像,小六爽快的答应了。拍完后,又一个老阿爸拉住小六同样指了指小六的相机,又指了指自己,再指了指他盖的新房,小六也爽快的答应了,然后是一个接一个大家伙都拉着小六要求拍照留影,此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换上节日的盛装,挨家挨户地等着小六照相。面对全村乡亲们的热情,所带的胶卷太有限了,当相机里还剩两张底片的时候,小六赶紧向正在畅饮的老记求救,老记招手示意小六俯耳过来,对小六说,没胶卷不怕,千万别寒了乡亲们的心,你可以空拍呀。

听完小六讲的故事,有人说,没有底片还给他们照相,这不是骗人吗,小六学着老记的话说,怎么也不能寒了乡亲们的心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