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随笔

吉祥天母节,看不见的鹊桥仙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顾野生
分享到:    

 

《吉祥天女节 看不见的鹊桥仙》大昭寺广场前朝圣的妇女。 彦哲摄。 - 副本

大昭寺广场前朝圣的妇女。 彦哲摄。

吉祥天母的前一天,阿佳对我说,明天就是吉祥天母节,你应该购置一件喜庆的衣裳。于是,当我走进八廓街的一间民族服饰店“在这里”,一件大红棉布长袍,瞬间映照我心。绣着牡丹,鸳鸯,生动逼真。一针一线,都是手工细活,可见功夫。牡丹花先用彩色丝线勾勒花瓣轮廓,再用小细珠串联,密密麻麻,繁工复杂。衣裳的风格,沿用于古典旗袍,有一种自在从容的端庄。“女为悦己者容”在阿佳的鼓吹下,我便买下这件大红棉布长袍,为了赶赴一场吉祥天母节。

吉祥天母节,藏语称「白来日追」,又称为仙女节。是藏民族尤其是藏族女性祈求幸福美满爱情的大好日子。每年的藏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清晨,将吉祥天母面具模拟像迎请到大昭寺顶圆廊下,于黎明时分沐浴。十五日旭日东升时,藏族女子盛装打扮,来到大昭寺,为吉祥天母献哈达,焚香话愿。听说,这一天是藏族女子求姻缘的最好日子,愿望容易实现。

一大早,从睡梦中醒来。推开窗,阳光铺天盖地。着新装,对镜贴花黄。从旅馆出来,便是八廓南街。只见万人空巷,拥挤不堪。年轻的藏族妇女盛装打扮,穿皮袍,长及脚裸。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耳环极为讲究,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甚是隆重。平时在八廓街摆摊,吆喝买卖的阿佳,今天全都不见影踪。空空的档位,只有老人闲坐于上,安逸晒太阳,摇动手里的转经筒。原来,今天这个节日,相当于三八妇女节。女人享受放假权利,充分享受娱乐。但与三八妇女节不同的是,这里还多了一项权利。藏族女子可以随意向男子要钱,称为“白拉姆顿羌”(意为白拉姆的酒钱)最有趣的是,男子不能回绝,否则就会折福。于是,在街上,我总能看到女子正大光明的向男子要钱,男子亦是大方,一脸微笑,从口袋里拿出零钱,还不忘说一声“扎西德勒”。女子接过钱,喜上眉梢。这里让我看到平时缄默不言,辛勤劳作的藏族女子,另一面开朗直诚。尽管是向陌生男子要钱,亦是一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神色。

我与珊珊去光明茶馆喝茶,坐在我对面的是两个藏族妇女,后来几个康巴中年男人见没有空位,便与这两个藏族妇女拼桌。事实上,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彼此陌生,并没有参与对话。但让我惊异的是,倒甜茶的阿佳每次为这两个藏族妇女倒甜茶时,身旁的康巴男人总是抢着付钱。两个藏族妇女的脸上,高原红绽开了花。不仅仅如此,今天妇女享受莫大的尊荣,喝茶,吃饭,包括零用钱,都是男人给的钱。藏族妇女今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一种备受瞩目,备受尊重之感。

“吉吉索索拉索罗,吉吉索索拉索罗”虔诚的祈祷声萦绕在拉萨大昭寺周围,涌动的人群不停地向香炉香堆中煨桑。一炉桑烟,袅袅直上。大昭寺门口架起围栏,早有从各地而来的信徒排着长长的队伍,手里拿着哈达,酥油,等着进大昭寺敬献吉祥天母,其中以女性居多。尽管今天是藏族妇女的节日,收到很多惠赠的钱财物品。但藏族妇女的内心认为,没有吉祥天母,便没有这个节日。于是,妇女又慷慨的将钱财,哈达,酥油虔诚的敬奉给天母。藏族妇女将一切荣誉回归至天地间让人信服的神灵。我仿佛觉得这是一场关于信仰的传递,男子将钱财给予妇女,而妇女又将它献给吉祥天母。最终的所得,都归属于神灵天母。妇女最后看似无所得,但似乎又收获累累,内心丰盈充足。在施与舍,得与失之间,我们只看到要钱过程,殊不知,最后的结果让我们哑然。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场程序复杂的转盘,作为过客,注定难以看到翻云覆雨的背后,有一双神灵的手。

现在想想,陌生男子的慷慨解囊,女子的正大光明,的确有一种理所当然的道理所在。因为这一天,藏族妇女是吉祥天母的仙女,呵护藏族妇女不仅仅是出于男人应有的道德责任,亦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力量使然。

 

《吉祥天母节,看不见的鹊桥仙》大昭寺内的法事仪轨。彦哲摄 - 副本

大昭寺内的法事仪轨。彦哲摄

宗教故事,很多来源于传说。吉祥天母节的由来,亦有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班丹拉姆是个性格古怪的藏族老婆婆,她有个女儿叫白巴东则,长得虽不好看,但非常多情。白巴东则瞒着严厉的母亲,偷偷爱上了护主将军赤尊赞。没想到最终还是被严厉的母亲班丹拉姆发现了,母亲大发雷霆,把赤尊赞赶到拉萨河南岸的奔巴热山(法瓶山),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也就是"白拉日珠"这天才被允许与白巴东则见一次面。这一天,又是藏历算法的“情人节”。

这节日的由来,与汉族七夕若有相似。源于传说,相爱的两人,被迫一年一会。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样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尽管汉族与藏族所处的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性不同,但却着彼此共同的心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宗教的存在,派生出的节日,带着人们内心深处赋予的强烈愿望,一种生存之寄托。尽管汉族与藏族有诸多差异,但追求幸福,希冀未来的想法,却没有地域民族之分。因为产生美好愿望来源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不在于神灵无边的法力。

这一刻,我忽然凭吊起秦观。想起那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电影《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所说:“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爱情层面时,则是相通的。”但藏族的情人节,不是如汉族那样,献上娇艳的红玫瑰,而是零花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