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神秘,《二郞山》《洗衣歌》等歌曲早已将它深深地植入了心底,朝思暮盼,久久渴望一睹它的神奇。终于,援藏让我撩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了却了厚重的心意。
1990年8月,我们山东省第六批援藏教学队来到雪域高原。
高原秋天,天高云淡,风爽光艳。天,碧蓝如洗,纤尘不染;云,环山缭绕,洁白如洗。座座雪山如天幕高悬的一盏盏硕大吊灯,皑皑如银,玉照光泄;连绵裸山如袒胸露臂的藏家汉子,挺拔雄浑,巍然屹立;遍地湖泊如佩珠载玉的藏家姑娘,婀娜多姿,如珠如玑。天地造化,雪域给人以无限遐思。
西藏的特产久负盛名,红花、麝香、虫草、雪莲载誉全国。幸运的是,我们援教的学校萨迦县城西南二三十公里外的雪山就是著名的莲花山。踏破铁鞋无觅处,天赐无需费心思,这种做梦都不敢奓望的神奇仙草,在内地总以为远在天边,如今竟然近在眼前了!我们急于一睹它的风采,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
天刚黎明,张丕河、杨世刚、刘宗福和我4人,带上糌粑,拿上袋子,请求老援藏教师高升海带领,披着满天星斗,向着雪莲山进发了。万籁俱寂,山川朦胧。周围群山,异峰比肩,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沿着牧羊小路迤逦向前,涉急流,攀峭壁,一路崎岖,人迹罕至。偶尔,脚底碎石的碰撞砰然声,惊醒了懒睡的百灵鸟扑楞楞乱飞,亮起一串串银铃般的鸣声一路远去,惊恐而优美,和着淙淙流淌的泉水,在空山幽谷中久久回响,怡悦着我们的性情,滤除了我们的疲劳。当橙色的阳光撒上群峰时,谷中弥漫起阵阵细雾,凝成洁白云带,氤氲缭绕。阳光照醒了各种禽兽:雪鸡披着满身彩霞,溢光流彩,雍容华贵,满山蹒跚,“咕咕”地向我们表达着自己的少见多怪。野山羊凝神伫立于山脊,疑惑静思,憨态可掬,遥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苍鹰在头顶上盘旋,悠然处得,心无旁鹜;狐狸在山脚徘徊,小心谨慎,疑心多虑;野兔在一蹦一跳地觅食,旁若无人,无意他顾;牦牛在低头漫步,悠然自得,一心觅食。“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愉快的歌曲冲口而出,回响在山壑巨谷中,经久不息。一幅多么美妙和谐的晨曦百乐图!而我们就在画中游。
路,越走越远,山,越爬越高,高原反应也越来越强烈,歌声渐唱渐低渐无力。头重脚轻,胸闷气短,恶心欲吐,三步一喘,五步一停,人人都嫌少生两个鼻孔一双肺,坐下来就不想再起来。然而,高老师举手一指,雪莲山众星捧月,被群山拥簇着,似乎就在眼前,正笑容可掬,张臂欢迎我们到来,大家顿时来了精神。藏胞素来喜欢将雪山比作仙女,不错,你看,她上穿洁白紧身衣衫,头顶高雅白冠,下着肥大褐色围裙,雍容大度,俨然是一位端庄娴雅的美丽仙女,而周围群山,就是一个个拜倒在她脚下的刚毅雄健的多情少年。
我们在雪山脚下的湖边草甸上吃过野餐,开始了勇敢的蹬攀。
挽起裤角,赤脚趟进山下雪水小溪里,顿感寒彻肌骨,如针刺石砭,身似筛糠,齿如擂鼓。急切迈步登岸,颓然坐下,双腿血丝隐隐渗出,双手抱起又搓又揉,麻木疼痛浑然不知。高老师一声呐喊“上!”我们一如兴奋剂注身,手扶脚蹬,四肢并用,一鼓作气,胜利地到达了海拨6000多米的峰顶。如同进了珠宝殿,大家一阵眼花缭乱:艳丽阳光下,洁白雪地上,团团簇簇的雪莲花迎面挺立,如天上散落在硕大玉盘中的珍珠,白里泛紫,净莹剔透,熠熠生辉;又如一群突然涌现的清纯少女,光彩夺目,清香弥漫,超尘脱俗!啊,这就是梦牵魂绕的雪莲花!我们脑晕目眩,热泪横流,激动欢呼,不自觉地一齐双膝跪地,虔诚地拜了下去,只觉我们后到来是对雪莲的亵渎,可是禁不住这神秘仙草的巨大诱惑,口称“恕罪!”屏心敛气,小心翼翼,激动地将它们采下,大有传说中东北采人参般庄严神圣,似乎大一点的呼吸或一声咳嗽,也是对雪莲的不敬。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雪莲花并没有传说的那样玄乎。它不是葵花那般硕大,不像荷花那样艳丽,没有牡丹那种华贵,也不如深秋菊花那样我彩多姿。它株高5—10cm(据说产于新疆的个头要大些),根颈部具纤维状残叶基,无柄,碎叶密集簇生,矩圆形或卵状圆形。10—20个头状花序密集生于茎端,莲座状总苞片3—4层,披白色稀疏长毛,花冠浅紫,有如一团棉球,完全可以用其貌不扬形容之。
但它卓落不群,倔强坚毅。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冰峰连绵,终年积雪,雪莲不惧风雪严寒,顽强地生长在这海拔五六千米的悬崖峭壁上、砾石间、石缝里。它三到五年开花一次,花期10-30天,产量极少。而它的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抗菌、降压、镇静、解痉、祛风、抗炎、止痛、化痰和抗肿瘤、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阳痿、红崩、白带、痔疮、胃溃疡、心脏病、鼻出血、蛇咬伤和支气管炎多种功效,药效神奇。藏医藏药医典《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记载,雪莲全身都可入药,是藏药之瑰宝。我想,它大概胜过神话中白蛇娘子所采灵芝仙草吧。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全神贯注于采雪莲时,狂风骤然刮起,天气突变,阴霾像狂涛汹涌翻滚,天地顿时混沌一片,刚刚耀眼灼目的丽日金光瞬间不见了,冥冥黑夜不期而至。霰雪夹杂着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搅得周天寒彻”,真正见识了“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气势。风如刀,雪如剑,一下子回到了冰河期,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大家都是第一次遭遇这种情景,要躲无处躲,想走不辨东西,万般无奈,就地蹲下,徒唤奈何,袋子举到头顶上以遮冰雹,自以为此行得为雪莲殉葬。然而上天弄人,就在大家惊恐不已以为必死无疑时,有如川剧“变脸”,转眼间又风停云散,天空重现一片灿烂,满眼银装素裹,处处浮光跃金。只可惜,此时已是积雪没踝,雪莲再难觅踪影,我们只好打道回府。本来山上就没有路,现在层雪覆盖,更难寻落脚之处。情急生智,我们将袋子胸前一挂,就地坐下,四肢着地,以臀为垫,乘滑梯一般顺着长坡一路溜到了山底——只是雪层太薄,屁股受到了无名的委屈:雪下碎石撞击得臀部鲜血殷殷,隐然渗出了裤子。
那次采雪莲,终生难忘。这不仅因为我们采到了人间仙草雪莲,更是因为从它身上受到了一种启迪,获得了一种精神。唐代有位边塞诗人曾经这样吟咏雪莲:“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雪莲高洁,精神高尚,生长于天寒地冻的雪山之上,破冰雪而生长;岩石覆压无怨无艾,在缝隙中毅然绽放;身处鄙远而不怒,霜欺雪凌而不馁;人不知而不愠,声名卓著却不狂。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傲骨浩然,清心寡欲。花、茎、根全身心无保留地奉献于人。张骞孤身赴西域艰苦卓绝而不改其志,苏武远放北海饥寒交迫而不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虽九死一生而不悔,狼牙山五壮士身临绝壁而视死如归,张思德大山里烧炭寂寞奉献为人民,白求恩心里只装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18军将士在生命禁区的高原献了自身献子孙……他们与雪莲何其相似乃尔,他们才是人间真豪杰。
于是,我们将采到的雪莲摆到了案头上——那是无字座右铭,我们将永远兢兢业业,心无旁鹜,任劳任怨,顽强拼搏,努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援藏任务。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