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鲁寺
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笔者先后造访后藏名刹夏鲁寺不下20回。佛家有“不三宿桑下”之说,是惟恐出家人对旧情旧物生出眷恋之心,有碍修行。毋庸讳言,我等对夏鲁寺确实是深怀感念之心,其中包括对寺僧的平和善助和寺内绘画雕刻艺术美的纯正地道,以及那集藏汉风格于一身、别具一格的寺体建筑本身。
1982年,笔者与师友余友心、格桑尼玛、杨立泉4人负箧云游至此,得见保存如此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艺术,叩拜不已,承寺住持格桑理解,收留数日,得以昼夜参拜临摹,获益极多。不想竟成日后研究西藏艺术无心插柳之始。
夏鲁寺的绘画艺术,拙作《西藏艺术集萃》中已收录不少,现特向读者朋友介绍几件该寺14世纪初期的瓦当艺术。
坐落于普曲河谷的夏鲁寺创建于1087年,后被山洪冲毁于1333年,后再由著名佛学大师布顿构思规划,由扎巴坚村完成了修复与扩建,即是现今之格局。1986年国家拨专款再行修建,主要是将原来残损斑驳的旧瓦当更换一新,这样,1982年令我辈又画又照的元代瓦当统统被打入冷宫。本来这些形制、图案各异的古代艺术品是应专辟陈列室展出供人参观的,但寺内显然无此心计与财力,故而将几千块元代瓦当重重叠叠地堆积挤压在两孔地道内,这种喜新厌旧之举虽不敢恭维,但又无可奈何。
据考察,夏鲁寺的元代瓦当,都是当年本土工匠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与年初河流域一带的制陶作坊分期分批塑形(因除卷形筒瓦外,有图像的瓦当均出自雕刻艺匠刀笔)、成坯、挂釉、入窖烧制而成,可以不夸张地讲,夏鲁寺的瓦当都是独立成篇的艺术佳构。
我们知道,西藏古时为羌戎地,唐宋时为吐蕃地,元时其军政大权由宣政院直辖。1269年(元至元六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至元二十四年,元朝第三次清查西藏户籍,从而更为加强了中央政权与藏地的关系。1322年布顿佛教史》成书问世,1333年夏鲁寺复建。布顿大师提出的寺建设计思想是突出藏地与中原特色的结合,从而决定了再建筑的主要附属物的制作绘事上,从内容至形式、工艺都有藏、汉、尼三者兼顾的倾向。
从夏鲁寺藏的瓦当图像分析,其卷云瓦当、宝树瓦当、旦饕餮瓦当、吼兽瓦当等可使人联想到战国秦汉时期的三晋、齐鲁、洛阳之同类佳作。这种艺趣上的借鉴是否直接受益于藏地与内地文化上的交流尚不得考据。而妓乐天女、宝塔、宝幢、海螺等雕刻则一望而知是源自藏密艺术本身,其高浮雕的人物造型整练饱满,极富活力,秉承南亚石刻艺风,令人折叹。
妓乐天女的变相很多笔者特别欣赏的“燃灯天女”,是藏密艺术中诸供敬天母之一。此外尚有飞轮天女、持花天女、宝瓶天女、妙音天女等等。但燃灯天女不多见,这位持重恬美的天女双手捧托的不是华贵的金灯银灯,而是寻常百姓家的陶制酥油灯,富有生气,让人备觉亲切,更可分享艺匠们那质朴的审美取向。天女周围环饰的浅浮雕云纹和宝相花及随形就势的边饰凹刻,使得整幅作品有“满而不塞,厚而不浊,曲直高低相宜”的形式美。以笔者有限的考察眼界,认为这件“燃灯天女”当属夏鲁寺瓦当之代表之作。
作者简介:韩书力,男,1948年生于北京,现代画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3年进入西藏从事美术工作至今,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 理事、中国美协理事、西藏文联主席,西藏美协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
佛足
青铜佛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