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门巴编织 针线上的舞蹈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顾倾城 卢明文
分享到:    

2

“非遗”项目门巴编织传承人多吉扎西老人

男制女织 看得见的“桃源”

勒布沟壑的迷人风光不仅孕育了善良淳朴的门巴族人,其丰茂的植被和温润的气候更是令当地的人们家家能织布、人人会编织。勒布深丛的自然宝库,让古老的门巴族群凭借勤劳和智慧,过着自给自足的桃源般的生活。

走进吉布乡吉布村,这个位于边境上的山野村头常年笼罩在云遮雾绕之中,全村共57户人口,143人,与其他门巴族聚居地区一样,吉布村的人们也是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今年76岁的多吉扎西世代居住于此,有着三子两女的多吉扎西老人如今与74岁的老伴相依为命,过着“男制女织”的生活。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巴编织技艺的传承人,多吉扎西并没有因此而沉浸于荣誉之中。全村的人都会做门巴民族的特色服装,但是随着村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逐渐淡漠,如今,全村仍在坚持穿门巴服装的人越来越少,仍会做门巴特色服装的手工艺人也仅剩三人。

4

多吉扎西缝衣服的“百宝箱”

针线穿过40年

曾经,20多岁的多吉扎西在看到村头的老人们缝织衣服时,经常一待就是大半天。那时候,除却家里的农活儿之外,多吉扎西另一项重要的事情便是揣摩门巴服装的制作过程。随着长时间的观察和学习,积累了一定技术功底的多吉扎西,越发对门巴服装感兴趣了。

后来,大约30岁左右的时候,多吉扎西开始尝试着自己来做衣服。通过这些年的观摩学习,天生勤奋聪颖的多吉扎西很快便掌握了制作门巴编织的所有技艺。于是,自此以后,全家老少的服装全部都由多吉扎西负责裁做了。

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的多吉扎西再也不用为家人赶制新衣服了,提及这里,多吉扎西憨厚的笑容里略显一丝无奈。原来,儿女们早已分散在勒布沟内的各个乡村里了,而且现在他们也不大愿意穿这些手工制作的衣服。

多吉扎西老人的家人都有一套门巴服装,但也仅仅只是在逢年过年的时候穿上一两次。其他时候,这些凝聚着古老门巴文化与老人心血智慧的杰出手工艺品,也只能像它们所属的土地一样,被岁月雪藏。

尽管晚辈和村里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热衷于门巴编织技艺和民族手工艺品,但多吉扎西老人与老伴仍是保持着祖辈的传承:从事门巴编织,穿门巴服装,种荞麦青稞,吃荞麦饼。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在他们的针线里,在摇动的纺车上,流淌着永恒的记忆与脉搏。

多数时候,老伴需要负责外出放牧,薅羊毛,纺线织布,捡柴火,找牛皮,这些都是多吉扎西家生活的必备用品,也是服装编织的初级阶段。多吉扎西常年在家,利用老伴儿纺织的羊毛布料和线,外加牛皮等原材料,从事服装缝织工作。

1

多吉扎西的老伴从外砍柴归来

要坚守 更要传承

由于全村目前只有多吉扎西老人一人懂得门巴服装编织的全部过程,其他两位老人虽然也会一些,但都只会缝织,不会裁剪,所以村里的一些人家需要添置新衣时,都会找多吉老人帮忙缝织。

缝织时候,村民们只需要将备好的材料送到家里,多吉老人便能开始做了。一般情况下,一天工夫,多吉老人能够缝织一件袍子,或裁制一顶帽子,或制作一双牛皮鞋子。可贵的是,多吉从事四十余年的门巴服装编织,从未收取大家的钱财。为了对多吉扎西表示钦佩和感谢,每当多吉扎西老人家里有农活或其他事情需要帮忙时,大家都会纷纷赶过来,帮助两位老人。

已走过76年光阴的多吉扎西在谈及自己亲身经历的改变时表示,如今房子比以前大了,还能看上电视。但是如今的年轻人不再像曾经的自己那样对民族文化那么热衷了,年轻人喜欢吃米饭和面食等食物,穿的衣服也是买的多,至于门巴编织,年轻人里已经没有人会了,甚至连学习的人都没有。

如今,多吉扎西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将自己的这门手艺找到合适的人传承下去。这样不仅仅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也是身为该非遗项目传承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作为门巴族群一份子的多吉扎西,对民族文化作出的最满意的答卷。

3

家里捣辣椒面的石器

采访手记:多吉扎西老人膝下儿孙满堂,却无一人在身旁,二儿子在去年盖新房时不慎从墙垣跌下过世,留下孤儿寡母艰难生活着。好在错那县的结对帮扶政策落户到了多吉扎西老人的家里,隔三差五,结亲对象便会上来看看老人家,帮忙做些事情或解决经济所需。

为期九天的错那之行结束后,让自己最难释怀的不是拿日雍措的湖面雪山,不是勒布深丛的峡谷风情,亦不是门巴族群的酒歌舞蹈与淳朴热情。在吉布村,76岁的多吉扎西老人与老伴承受着巨大丧子之痛,老人平淡至木讷的眼神直摄心魄,牵动人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