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玉说西藏与内地的交往

2015年03月21日 11:25    
分享到:    

6a18cbfdn793c9b847a63&690[1]

元代八思巴玉雕像

西藏与内地交往源远流长,至少从唐代开始,西藏与内地政权、人民交往频繁,演出了一幕幕雪域高原的历史剧,写下了一部部友好往来史。反映西藏与内地友好往来的许多珍贵历史文物,目前还完好地收藏在西藏寺院、博物馆,尤其以书画、玉印最为重要,诉说着高原历史,镌刻着人间大爱。 

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生动地反映了吐蕃(唐朝称西藏为吐蕃)与大唐和亲的密切关系。图以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来唐迎亲并受到唐太宗召见的生动场面。

6a18cbfdnbc5e384700a4&690[1]

元“统领释教大元国师”青玉印

西藏与内地交往玉印,目前所见元代玉官印较多,多为八思巴文印。八思巴文是元国师西藏僧人八思巴依照藏文创制的一种蒙古新字,被元代统治者定为国书,推行全国。元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了一道诏书:“今后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目前所见元代重要玉官印有“大元国师”白玉印、“统领释教大元国师”青玉印、“灌顶国师之印”、“桑杰贝帝师”白玉印、“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等。

这些元代玉官印,反映了元代统治者对西藏宗教文化、西藏僧人日益崇奉的史实。自西藏僧人于元中统元年(1260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元国师后,元朝对西藏僧人的崇敬之情日益高涨,所赐封号从国师、灌顶国师至帝师、大元帝师等,等级不断提高。“大元国师”白玉印,边宽 11厘米,龙纽朱文,系1260年忽必烈任命八思巴为元国师时所赐之玉印,令其管理西藏地区及全国佛教事务,十分珍贵,现藏西藏博物馆。“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 是元帝师玉印,是元成宗铁木儿赐给第五任元帝师扎巴俄色的。扎巴俄色(1246-1303年)担任元帝师10余年。1295年,元成宗特别造五方宝玉佛冠赐给他,同时赐给他这方双盘龙纽白玉印。

布达拉宫收藏的八思巴玉雕像,更是内地与西藏艺术家联袂的作品,作品虽为组合之作,但元代玉器与西藏工艺的痕迹非常明显,为难得一见之精品力作。

6a18cbfdnbc5e3458156e&690[1]

西藏博物馆藏“桑杰贝帝师”白玉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