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
尺寸:高10.1cm,边长11.2cm
质地:纯金
重量:8257克
时代:清乾隆
藏馆:西藏博物馆
传世金印 稀世珍藏
在西藏,有这样一尊金印,它通体为纯金打造,金印本身的二十四字赐号以汉、满、藏、蒙四种文字抒写,按照习惯,封号字数越多,持有人地位越高,24字封号在历史上极为少见,可见封赏者对这尊金印主人的重视程度和殊荣。这就是现藏于西藏博物馆内的——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俗称七世达赖喇嘛金印。
此印是1723年雍正皇帝敕封第七辈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印,该印为纯金质地,重达8257克,形制与印文内容均类似于当年顺治皇帝封授五世达赖喇嘛之印,仅文体增加了蒙古文,印文中的“拉怛喇”与前印的“喇怛喇”有一字之差。
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
唯一一枚金印存世
早在康熙年间,因第巴桑杰嘉措乱政,清政府下令废除了其私立的仓央嘉措第六世达赖喇嘛称号,并令解送京师,途中仓央嘉措因病亡故。在此情形下,当时主政西藏地方的拉藏汗与青海蒙古众台吉各自选立了一名转世灵童,彼此争论不休,一时难辨真伪。其后,准噶尔蒙古侵入西藏,拉藏汗战死,青海台吉和拉萨三大寺认定的理塘转世灵童遂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清政府遂同意他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因废除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名号),并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下诏册封其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颁赐了金册、金印。
1723年,雍正皇帝继位,随着侵入西藏的准噶尔势力被驱逐,西藏政局得到稳固,雍正皇帝遂沿袭顺治皇帝封授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再次对格桑嘉措进行了册封,并颁赐了金册、金印,是为汉、藏、满、蒙一体的“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怛喇达赖喇嘛之印”,此封号始自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此后历辈达赖喇嘛均获授此封号。历史上,清政府曾先后封授五世、七世、八世达赖喇嘛金印,但目前仅有这枚金印存世,因而倍加珍贵,是清朝中央政府封授达赖系统、有效行使主权的代表性物证。
后来,因为藏族人民始终认为格桑嘉措为七世达赖,到了1783年,乾隆帝封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时,等于默认格桑嘉措为七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格桑嘉措的传奇人生
格桑嘉措(1708—1757) 在位期间,西藏地方先是爆发了著名的“卫藏战争”,其父索朗达杰参与其中,清廷先后将其移往四川理塘和泰宁惠远寺。此后,西藏又爆发了“珠尔墨特那墨扎勒之乱”,蒙古汗王制度和藏王制度先后被废除,乾隆皇帝遂在变乱平息后,令他掌管地方政权,黄教格鲁派的政教合一制度自此开始。
格桑嘉措一生坎坷,一生大部分时间里,西藏内部纷争不断,他本人也一直远离西藏政教舞台。格桑嘉措一生谦逊俭朴,颇得西藏僧俗尊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与驻藏大臣及众噶伦积极配合,为维护西藏地方安定作出了很大贡献。西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教合一”制度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完善的。格桑嘉措在位期间,也是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关系最为融洽的时候,往雍和宫派僧人、给雍和宫送佛像等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
目前,康熙末年封授七世达赖“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的印记已不存。但雍正朝颁赐的这枚“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怛喇达赖喇嘛之印”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并在历史上被历辈达赖喇嘛所沿袭使用。
作为清政府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而颁赐给第七世达赖喇嘛的金印,也有着不同于一般文物的特殊含义,它像一段凝固的历史,通过一笔一画的勾勒和岁月打磨,向我们静静地诉说着激荡风云的时代变迁,从古老沧桑而又弥足珍贵的方寸金印之间,特定历史时期的西藏与中央政府的特殊关系,彷佛也一一浮现在世人眼前。
(图文由西藏博物馆提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