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窥测历史、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解读现在、知晓未来。这些传承千年的历史瑰宝,用自身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历史与过去面前,我们能做的便是静默地倾听,然后更好地传承。在雪域西藏,这些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伴随高原阳光,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珊瑚巴珠
珍珠巴珠常常与珍珠冠搭配在一起佩戴。
文物档案
珊瑚巴珠
尺寸:长55厘米
材质:红珊瑚
年代:18-19世纪
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尤其重视头发的装饰。在种类繁多的头饰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拉萨等地尤其流行。西藏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精致奢华的珊瑚巴珠,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藏族的头饰各地不一。青海、四川等地,藏族妇女常常把满头乌发编成几十条至上百条小辫,条条发辫整齐地披散在背后,头上多横披、竖挂两三条饰带,戴上缀饰硕大的玛瑙、琥珀、珍珠、彩玉及金银饰品,极为醒目。西藏妇女的头饰则以巴珠最为典型,通常在重大节庆活动时佩戴。巴珠的形制一般分为圆形、弓形和三角形,其中三角形流行于前藏一带;弓形和圆形流行于后藏一带。
巴珠以浆模卷制而成支架,外面覆以布或呢料包裹,支架上缀满珍珠、珊瑚、玛瑙、绿松石等名贵珠宝。其中珍珠巴珠为上品,珊瑚巴珠次之。历史上,佩戴巴珠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四品以上爵位的世袭贵妇人才有资格戴“木弟巴珠”,即珍珠巴珠,有时还搭配珍珠冠;一般官员的夫人以及家道殷实的妇女只能戴“曲鲁巴珠”,也就是珊瑚巴珠。至于普通妇女戴的巴珠,只在支架上象征性地点缀几颗珊瑚。
藏族妇女佩戴巴珠是成年的标志,少女第一次佩戴时即表示已经成年,按照藏族风俗,父母要早早准备好巴珠,并择吉日为女儿举行成年礼,亲友都会携礼前来祝贺。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珊瑚巴珠呈三角形,由大量红珊瑚和绿松石间隔串缀而成,红绿相间,色泽醇厚,珠光宝气,十分奢华,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属于拉萨地区贵族妇女佩饰。佩戴这种巴珠时,相近两枝向前,一枝向后,再将头发编成若干小辫,并分成左右两组,盘结住“巴珠”的两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