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西藏与廓尔喀的官方文书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1101a3702

1101a3706

1101a3701

1101a3703

1101a3704

1101a3705

尼泊尔,清朝时因其主体民族而称之廓尔喀(Gorkha),亦称巴勒布。自乾隆至民国年初,百多年来,驻藏大臣、达赖、班禅和西藏僧俗文武官员,与廓尔喀王之间的文书不断,驿使往来频繁,这些文书,有汉文的、有藏文的、也有廓尔喀文的,特色鲜明,反映了大清与属国的政治关系,除登位、莅新、请安、朝贡、赏赐等礼节性交往外,还有大量的通信是涉及政治、军事、宗教、社会、经济等事务的,秘藏于官方档案,特别是中国西藏档案管理较严,国人无从窥见,知之甚稀,研究甚鲜。

 

 西藏廓尔喀战争期间文书

1788年(乾隆53年),廓尔喀入侵后藏、锡金,是为第一次藏廓战争,西藏定约求和;但西藏没有如约交付贿金,1791年(乾隆56年),廓尔喀军队又再入侵,洗劫扎什伦布寺,是为第二次藏廓战争,西藏噶厦政府向清廷求援,乾隆帝派福康安率大军入藏,次年,逐出侵略者,并直取廓尔喀首府,廓尔喀投诚内附。

交战期间,各方都曾为息争止战而努力奔走,有的通信保全了下来,部分流入私人珍藏,其中最有价值的,应该是1788/1789年间班禅大师致廓尔喀驻聂拉木司令官的信,见图1;

内容提及大师本人与萨迦法王为和平所作出的努力,并提到派往锡金的军队(1788年末,廓尔喀入侵锡金,西藏军队驰援,双方谈和),暗示廓尔喀军队撤出聂拉木,请代向廓尔喀王转达书信等。

对于邮政史研究者来说,也许更关心信封上班禅大师之钤印,和这封信如何送达。当时,班禅尚在稚龄,故其印章可能是由扎什伦布摄政喇嘛保存并用班禅名义发信、钤盖的。交战期间,前线邮驿系统已被破坏,故此信如果不是全程专差递送的话,到了前线也自然要有专差才能送达了。

台湾王丰铨先生亦藏有两件有关第二次藏廓战争的文书,其一是1791年,萨迦法王致廓尔喀王的一封信,见图2。其二是清军胜利后,福康安传徼廓尔喀王,传徼是上官对下官的指示,终清之世,驻藏大臣对廓尔喀王的信件,始终用徼、喻等下行公文格式。

战后,1793年订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政治、军事、边防、外交、金融各事作出详细规定,明确驻藏大臣职权。《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限制对外通信:“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宗木等外番部落,如有禀商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其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通问布施书信,俱报明驻藏大臣,译出查验,并代为酌定回书,方可发给。至噶布伦等,不得与外地人番私行发信”。

虽然如此,只是减少了,并未禁绝,达赖、摄政、噶伦等,与廓尔喀还时有通信,大概都是由驻藏大臣“酌定回书”的吧,而这时期班禅、萨迦却鲜有对外通信。

图3是1877年定日噶本(地方官)致廓尔喀王之函。致廓尔喀国王公文,用藏式藏文封套,藏俗:僧官钤红色墨、俗官钤黑色墨。值得注意的是,达赖、摄政、噶伦等与廓尔喀通信,所钤印信大都是藏文的,使用大清皇帝所授印信的较稀。

  驻藏大臣致廓尔喀王文书

由于驻藏大臣衙门与廓尔喀的交涉繁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详细规定了:“驻藏大臣衙门向例设有唐古忒通事译字二名,今增设廓尔喀通事译字二名,共四名,每名每日给支口粮银六分四厘三丝九毫。另派唐古忒番民三四名,令其学习廓尔喀番语字迹,以备将来充补。廓尔喀在藏学习汉字学生四名,每人每月支给口粮银五两,由商上发给。”资料见嘉庆年间驻藏大臣松筠所著《卫藏通志卷12条例》。

驻藏大臣致廓尔喀王之封套,与寻常公文封套大不相同,如图4是1821年驻藏大臣致廓尔喀王之封套和内函,内容是祈愿两国长久和平与合作;有几个重要特点:一、由于廓尔喀位列外藩,西藏驿路可送达,是少有的跨国驿道邮件;二、封套、内函均用外文(廓尔喀文),也许是驿站邮件的孤例。收藏界习称之“安班封(Amban cover)”, 从少量带有原信的封套,亦可从中窥见当年日常交涉的一鳞半爪。

图5是1869年发出之件,封套用土纸,墨书廓尔喀文,上钤驻藏大臣朱砂关防一,与《西藏历史档案荟粹》所用之关防相符。其风格体例,可谓汉廓合壁,其收发地址可意译为:

中国大皇帝钦差驻藏大臣恩大人

致廓尔喀果敢王

同治八年四月十八日

纪年用农历,即1869年5月,敬语却是尼泊尔式的,中国皇帝前面加上了5个Sri(尊敬的),廓尔喀王也平等地用了5个Sri,驻藏大臣仅有3个Sri,等级森严。恩麟,上年秋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刚到达拉萨上任。此函送达加得满都后,王室官员在封背用尼泊尔历注明收文时间,并撮要内容:“新任驻藏大臣到任照会”。

驻藏大臣致廓尔喀官方文书,大多致“统领兵马果敢王衔”,原来并不是给廓尔喀王,而是比王更有权势的世袭首相的;乾隆用兵廓尔喀后,廓尔喀称臣入贡,当时所封的王,其实是大权在握的首相,而不是权势旁落的王室,故用“统领兵马果敢王衔”,其“衔”字,可圈可点。从附图廓尔喀王的顶载和首相的顶载相比,可见红顶双眼花翎是赐给了首相而非王族。廓尔喀首相直到民国初年尚沿用此衔,以示其非一面倒向英印。廓尔喀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直到1950年代王室推翻首相世袭、重掌政权才结束。

  藏廓驿道与济陇支线

清朝在西藏常驻有数千兵丁,保证驿道畅通,是重要任务之一,主要驿站驻扎汉兵,称为“官塘”,次要驿站由藏民支乌拉差役,是为“土塘”。藏廓之间的官方文书,有驰驿之权,驿道由拉萨经日喀则,从日喀则起途经:扎什伦布、什穆阑、萨伽、哥克阿尔、定日、拉兰拉、聂拉木、利斯赤盘隆、噶多曼都(加得满都),走向与今中尼公路相若,是藏廓之间的干道。传世公文封套,有批注由台站、便差、专差等几种投递方式,只有重要文件,才由专差送达,可见藏廓沿途台站,也和主要驿道一样,设有驿差,大概在西藏的路段,由藏人支差,在廓尔喀的,由廓人支差。至今,聂拉木县境内的樟木口岸,还是中尼国际邮件的交换站。

驻藏大臣致函廓尔喀王,也偶有用汉式公文封套的,如图6是光绪34年(1908年)的封套,正面书“儌喻廓尔喀国王”,是下行公文的语气,并用廓尔喀文加注收信人官衔,背面是预印的“钦差驻藏大臣衙门封”, 钤驻藏大臣朱砂关防三,另一关防骑缝,似原有粘贴物。

综上所述,廓尔喀与西藏之间的官方文书,尚有待深入研究,以重现当年大清与属国的政治关系。这些官方文书,是历史珍贵的记忆。

小知识  古旧书籍如何除污 

1、除油迹。在油迹上放一张吸水纸,用熨斗轻轻地熨几遍,便可以把油分吸尽。也可以用几滴汽油和氧化镁的混合剂擦除。

2、除墨水迹。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下边,先垫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污斑,然后在书页上边放一张吸水纸,并压上重物,等干后墨水迹就会消失。如果用高锰钾溶液时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柠檬酸溶液除去。

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轻轻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净为止。

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最后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

5、除苍蝇便迹。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苍蝇便迹上轻轻擦试,至除净污迹为止。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