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刀
藏刀
藏刀
藏刀
一把藏刀,一个火镰,它们是藏民族千百年来随身佩戴的工具。一来,它们是精美的装饰品;二来,它们用以生火、割肉和防身。在收藏家丹增达杰众多的藏品之中,它们不以名贵取胜,但它们无疑是时间无声的见证者。
藏式“打火机”火镰
人类原始取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击石法、钻法、锯法。我国的燧人氏就是“钻木取火”的代表。在西藏,有一种叫做火镰的工具,不仅可以取火,还是精美的佩饰。丹增达杰介绍道:“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西藏物质匮乏,农牧民群众多以藏式火镰取火。这种火镰也与汉式火镰配件相同,也由高碳钢镰、打火石、火捻等组成,取火方法也是以火镰击石,点燃火捻来取火。”说完,丹增达杰取出一只小巧而精致的铁镶嵌金的火镰(见图①)。“这是我在青海塔尔寺的古玩市场淘到的宝贝,它是我所见过的火镰藏品里,级别最高的。火镰以牛皮做底,中间镶嵌了一朵花,周围以银丝包围。牛皮上还用纯金打造了两个龙头,但因为年代久远而腐蚀了。”虽然腐蚀了,但从丹增达杰的话中,可以听出他对这个火镰的钟爱丝毫不减。
目前,这个火镰的市场价为2—3万左右。
名贵的骡子皮火镰
火镰大多为牛皮做底子,并以金银铜等金属镶面显得考究而珍贵。丹增达杰像变魔术一样,拿出第二个火镰(见图②)。这个火镰与常见的火镰不一样,它不是用牛皮做的,而是用骡子皮做的。丹增达杰介绍道:“骡子皮一般是贵族才用得起的料子,常见于钱包和火镰。之前,我看到一双用骡子皮做的靴子,价格高达三十万。”骡子皮的确名贵得让人咂舌。这骡子皮与钢镰用铆钉铆接为一体,非常美观。特别是扇形的钢镰,厚重蕴藏着一种能量和灵气。火镰上用金丝勾勒出老虎的图案,两边有双龙在戏珠,栩栩如生。
目前,这个火镰的市场价为2万左右。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当火机代替了火镰。火镰逐渐退出了取火的历史地位,而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但也有不少人,不愿丢弃这件古老而代代相传的宝贝,将它赋予新的生命,那就是将其实用性“转型”为装饰品。
藏刀里的柔情万丈
千百年来,藏民族的身上从不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藏刀(见图③和图④)。藏刀是青藏高原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藏刀是西藏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人都携带它,特别是牧民、康巴人都腰佩长、短刀,有的人腰侧佩一长刀,腰间插一小刀,刀成了藏族人民的信物。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
丹增达杰收藏不少的藏刀,造工非常精美。“在过去,藏刀随身携带。不仅是用具,更多时候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把藏刀镶嵌着大鹏金翅鸟、狮子、老虎和龙,这四种图案并不是胡乱镶嵌的。它与风马旗上的四种图案相对应。大鹏和龙分别在风马旗上方的左右两个角,虎和狮子在下方的两个角。它们被称为‘风马四神’。之所以将这这种动物镶嵌在藏刀上,寓意着祈喻着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
目前,这把藏刀的市场价为3万左右。
收藏与保养
藏刀和火镰,逐渐被收藏家认可,并成为近年来西藏收藏界中的“新宠”。随着时代的远去,一些精美而年代久远的藏刀和火镰,成为一种时间流逝的符号与见证。
丹增达杰平日用酥油来擦拭它们,使它们保持亮洁。他说:“每一件藏品,都是我的孩子。我没有家财万贯,但我有藏品千万。我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