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西藏面具 人神兽的奇幻世界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秦盼
分享到:    

DSC_0009

藏戏鬼神面具,羊毛,近代。

DSC_0004

骷髅神(死神)面具,木质,清代。

DSC_0012

装饰面具,黄铜镀金,近代。

DSC_0016

寺庙保护神面具(左为男性,右为女性),木质,清代。

DSC_0011

寺庙保护神面具,木质,年代不详。

面具,藏语称之为“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不论是宗教仪式还是传统戏剧、民间歌舞,都少不了面具。由于西藏独特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使得西藏面具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雪顿节期间,自治区群艺馆举办了首届西藏面具艺术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面具还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许多收藏家的心爱之物。

西藏面具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其中,宗教面具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跳神面具——在西藏,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各个寺庙都要举行跳神仪式,这时就要用到面具,不同形象的跳神面具分别代表着护法神、鬼怪、寺庙保护神等,这类面具大多为立体造型,色彩艳丽,表情夸张,以布、纸、香料、木头等制成,也有部分铜质和皮质的。而绘制面具的颜料,跟画唐卡的颜料一样,都是西藏特有的矿物颜料。

与宗教面具相比,藏戏面具的造型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的面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剧情中神灵、鬼怪和动物面具的塑造,尽管还带有宗教影响的痕迹,但大都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黑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除了宗教活动和藏戏表演,还有少部分小型面具在民间被当做护身符,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这些面具造型精巧别致,通常会镀上金银,镶嵌各色宝石,和宗教面具、藏戏面具一样,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