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旧期刊里的新价值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史卫静
分享到:    

25.1

25.2

25.4

25.3

图片均为王宏生收藏的旧期刊

一、特殊刊号的期刊

如创刊号、复刊号、试刊号、改刊号、终刊号等。创刊号一般阐明刊物的宗旨、内容、风格以及版面栏目的设置情况,对订阅、研究以及投稿者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这些特殊刊号的期刊大多设计新颖,印制精美大方,是不可多得的期刊精品。同时,特殊刊号也是时下报刊收藏中的热门专题,颇受集刊爱好者青睐。

二、年代久远的期刊

收藏品是越老越珍贵,旧期刊作为收藏品的一个门类,也同样具备这一特性。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初期的期刊,别说是特殊刊号,即便是普通版本现在也很难寻觅了。如今收藏风兴盛,报刊集藏队伍日益庞大,这种发行量小且不可能再版的旧杂志显得更炙手可热。一本陈旧或稍有皱破的内容中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画报,买卖价可达100—150元,如果是完好无损的话,其价格还可翻番。据一些老资格的旧期刊收藏者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画报,如《明星半月刊》、《联华画报》等,发行量本来就少,而能保藏或流传到今天的这些画报,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

著名影星胡蝶于1933年当选为电影皇后,当时的主办单位为此出版的一本《电影皇后纪念册》,不但详尽地记述了胡蝶当选电影皇后的经过、颁奖始末以及生平事迹,并且还附有一百多张胡的生活照和电影剧照。“大展”中展出的一张彩色的《胡蝶女士玉照》就是从这本纪念册中选出的。纪念册中还有一张《合家欢》的照片,留下了胡蝶和父母兄弟姐妹的合影,已经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珍品。

三、“文革”时期的期刊

“文革”期间发行的期刊同这个时期的许多物品(如邮票、像章、红宝书、袖标等)一样,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物了。这类杂志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而具有较高的研究、纪念和收藏价值。“文革”时公开发行的期刊种类很少,“文革”后多被清理销毁,因此现存的“文革”期刊并不多。时至今日,更是稀少难觅了。特殊时期造就了特殊的期刊,也造就了时下的特殊收藏热点。目前,一本“文革”时期的旧期刊如《红小兵》、《革命歌曲》等,价格大体在30—100元之间。文革后期出版的《朝霞》、《学习与批判》目前价格视品相新旧一般定价在10—20元左右,连《红旗》在上海文庙书市也卖5元一本。还有如32开本的《上山下乡》也可卖25元一本,且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可见“文革”时期的期刊是极具收藏价值的。

三、 收藏类期刊

这类期刊的特点是时效性差,指挥性、资料性、鉴赏性和趣味性较强。照收藏人士的话说,这种期刊“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越放越有价值”。有的创刊仅十几年,前期的就已经很珍贵了,如1980年的《集邮》刊物,收购价每册30元;1983年的《中国钱币》每本50元,其增值幅度之大令人咂舌。问世才不过几年的《收藏》杂志全套(共50多本),据说售价已远远超过定价了。

随着大众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之前并不受人重视的古籍旧书也越来越受到了部分藏家的关注。其中,老旧杂志以其具有的投资潜力和较低的进入门槛,得到了收藏爱好者们的重视。

随着大众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之前并不受人重视的古籍旧书也越来越受到了部分藏家的关注。其中,老旧期刊以其具有的投资潜力和较低的进入门槛,得到了收藏爱好者们的重视。

对于老旧期刊的收藏,已经收藏了400多本藏学期刊创刊号的王宏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首先,收藏面不能太广,要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搜集。“期刊涉及的范围太宽泛了,如果毫无章法,什么都收的话,就不会形成体系,可能会间接影响到期刊的升值空间。”王宏生收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刊的《西藏文学》、《西藏体育》等杂志,现在市面价格已经达到每本百元以上。

其次,每种期刊不必期期都收,创刊号价值最高。在王宏生看来,创刊号就是“一本期刊的出生证”,有很大的纪念意义。他同时介绍了几种判断创刊号的方法,“有些期刊并没有在封面表明是创刊号,可以翻看里面有没有创刊词,还可以根据期刊的出版周期及期号,反推出它的创刊号出版时间,再去找就容易一些。”

最后,还要注意期刊的品相质量,妥善保存。由于老旧期刊都是纸制品,要格外注意防潮防虫。“好在西藏的天气比较干燥,不用担心纸张受潮发霉。”王宏生介绍说,只要把期刊塑封好,放在柜子里,不定期地拿出来晾晒整理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