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西藏艺术 > 工艺

红珊瑚 长在水中的火

2015年03月21日 11: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0.1

清代藏传直径3cm的巨版珊瑚珠。 图片由 吉如朵 提供

20.4

图片由 吉如朵 提供

20.2

图片由 吉如朵 提供

20.3

图片由 吉如朵 提供

稿件根据资料整理

在藏区,珊瑚是女子世代继承的陪嫁,这些看起来小小的,不够夸张的珊瑚珠,是真正的西藏古代珊瑚。

在内地初中教材中有一篇文言文叫《石崇与王桤争豪》,说王桤有一株两尺来高的珊瑚树,是皇帝特地赏赐,世上少有,王桤因此拿出来对着石崇炫耀,殊不知石崇随手将之敲碎,随即命下人抬出一堆珊瑚树来,让王桤很没面子。在这之前,两人已经通过许多手段来斗富,胜负未分,最后通过比珊瑚这件事,方才让王桤败下阵来。

红珊瑚已被禁止开采

红珊瑚产自大海,却拥有火一般的色泽,因此这种寓意水与火完美结合的生命之石一直极受人们的珍视,是吉祥富有的象征。古时,最便宜的时候也与黄金同价,在清代,珊瑚更是二品官阶的顶戴标志。清代皇帝在行朝日礼仪中,也经常戴红珊瑚制成的朝珠。同时,珊瑚还有养颜美容、活血明目的功效,是中药名贵药材。在藏医之中,也有如珊瑚七十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等以珊瑚为主药的珍贵藏药。不仅如此,在东方佛典中,红珊瑚被列入“七宝”之一,信徒们将红色珊瑚视为如来佛的化身,把红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做成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

因为红珊瑚饰品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关于红珊瑚的传说可能也是珠宝中最丰富、最富传奇色彩的。古今中外,红珊瑚都具有崇高的地位。红珊瑚主要生长在海底200米到2000米的深海造礁岩上,生长速度极为缓慢。而这种生长环境,全世界仅有三个地区符合:一是中国台湾海域、日本南部岛,包括琉球群岛;一是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及中途岛海域;还有一个就是地中海沿岸,以意大利半岛南部海域为主。其中中国台湾海域的珊瑚储量占到世界的80%。

珊瑚是珊瑚虫的骨骼,珊瑚虫需要生长10至12年才能繁殖后代,珊瑚虫群体一般每年生长不超过1厘米,成活7年以上的群体,其主干也不足1厘米粗,这也是为何尺寸大一点的红珊瑚价格极高的原因,物以稀为贵,色泽红艳,形状工整的大尺寸珊瑚,在西藏,价格比黄金的十数倍,也极难见到。

红珊瑚的产区都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的高发区,其中包括附近海底的火山活动。海底火山活动的发育,给海水提供了大量的铁、锰、镁等常量元素,这就为红珊瑚的形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条件。珊瑚虫骨骼在钙化和受压过程中,大量吸附铁、锰、镁等红色元素,最终经过大自然的洗礼,形成了十分名贵的红珊瑚。其开采属于破坏性开采,已被国际社会禁止。

西藏的红珊瑚渊源

在西藏,过去规定了贵族佩戴珊瑚珠的款式,如,清代《西藏图考》记载:“右耳垂珊瑚坠,用大珊瑚两颗,上下金镶,名,工工。”在贵族服饰珠饰里珊瑚与蜜蜡等珠子被誉为神珠宝。

十七世纪,噶厦政府正式规定了官员贵族穿戴的宝饰装款式,这种在大法会(藏历新年初二)的庆典中穿着的高贵服饰中,硕大红润的珊瑚项链极为醒目。今天我们在藏地牧区节日里看到牧民们穿戴的耀眼珠饰,就是对旧时贵族宝饰装的模仿。

古代西藏民间的珊瑚饰品,要简单很多,就是几颗小珊瑚珠子随意地串在绳子上,然而就是这几颗珊瑚,也是牧民几辈子的积攒,嫁自家女儿时,作为隆重的陪嫁,万分珍惜,但在需要供奉菩萨时,却也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珊瑚奉献出去,让它成为寺庙里菩萨佛像的璎珞挂饰。

西藏古代珊瑚珠,存世量虽然不小,而数百年的佩戴容易让珊瑚珠子出现断裂、残缺,故老珊瑚完美者极少,一旦寻觅到色泽纯正,完美无缺者,便是珍品。有形状工整,色为纯红,牛血红,尺寸大的古代珊瑚珠,每克目前的市场价可达到数千元,至于旧贵族,高僧大德使用的极品珊瑚,那便是世间无价的至宝了。

因此只看色泽,不看年份也是目前珊瑚收藏的一个观点,收藏古代的西藏珊瑚,有其文化与宗教的情感,老的珊瑚又有它特有的柔美包浆,透过老的珊瑚,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西藏的神秘故事,它的价值就不单单是珊瑚本身了。

今天,西藏珊瑚新饰品以及旅游纪念品的来源,已是内地的沿海城市,比如义乌的饰品批发市场,成色不一,真假混杂。而收藏级别的珊瑚自古都是昂贵的。

近两年,红珊瑚成为升值最迅速的收藏品种之一,顶级红珊瑚的价格在一年的时间内甚至涨了一倍,一个红珊瑚挂件,去年售价2000元,今年就涨至6000元。而顶级红珊瑚的价格从去年每克6000元至8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8万元至2万元,普通红珊瑚也从去年的2000元至3000元涨到了现在的6000元至8000元。

西藏珊瑚珠中很大部分是清代的,色泽温润,淡红色,桶型,孔道大,多用于女子的配饰,如项链、头饰。

TIPS

红珊瑚的寓意

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有止血和驱热的功能,所以常把红珊瑚枝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保佑不出危险。一些航海者则相信佩戴红珊瑚,可以防闪电、飓风,使风平浪静,旅途平安。因而,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现代西方人把珊瑚、珍珠和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西方的“三月诞辰石”之一。据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第一条项链就是由红珊瑚制作而成的;法国罗浮宫亦珍藏有许多珊瑚精品;珊瑚还是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国石,象征着沉着、勇敢和勇气。意大利博物馆与西班牙教堂亦有很珍贵的珊瑚艺术品。在印第安文化中珊瑚被视为大地之母的化身;美国夏威夷州也将贵重的红珊瑚列为其州石。另外,日本天皇也特别喜爱珊瑚,并将珊瑚视为四大国粹(珊瑚艺术、茶道、花道、珍珠)之一;回教可兰经则将贵重的珊瑚视为避邪之物,认为珊瑚具有神圣不可思议的力量,认为将珊瑚佩戴在身上的人可不为霜雪所侵,他们用红珊瑚雕刻神像供奉,以避灾震,所以也是战士和妇孺的护身符。而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崇尚信仰红色,往往把火红的颜色与太阳相联系,因为“一切火的崇拜都起源于太阳崇拜”,红珊瑚的红色色泽成为了这种信仰的良好载体。而红珊瑚还是水(生命之源)与火(红色象征)完美结合的象征,她吻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大文化体系:日神(火)、水神(水)两大文化母题的冲突,使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找到共同的心灵寄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早在远古时代的人们会如此喜爱红珊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